秀水高工學生學習製作「史特林引擎」,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把熱能變成動能成為「外燃式」引擎,學生將史特林引擎運用到四輪車上,昨天試跑引擎順利轉動(下圖/郭宣■),讓學生直呼「神奇!」
【本報彰化訊】秀水高工學生學習製作「史特林引擎」,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把熱能變成動能成為「外燃式」引擎,學生將史特林引擎運用到四輪車上,昨天試跑引擎順利轉動(下圖/郭宣■),讓學生直呼「神奇!」
秀水高工與新北高工機械群科中心合作,邀請日本琦玉大學松尾政弘教授指導,他還帶上縮小版的史特林引擎,做成只有十元大小的小三輪車,透過打火機加熱,三輪車開始轉動,在場學生看得著迷。
學生戴振羽表示,拿到草圖後,透過刀具切割細心製作每一個零件,他加上四顆輪子,成為史特林引擎四輪車。他說,看見車子順利發動,能感受到從熱能轉換成動能、再轉成電力的神奇魔力,過程很有趣!
「實在好神奇,光靠加熱就可以發動引擎。」學生陳宥朋說,要將每一個零件製成真空式的密閉空間,相當難,每個細節都要小心,否則引擎無法順利發動。
校長曾錦章說,史特林引擎和其他引擎的原理無異,就是透過空氣熱脹冷縮,利用電燈、熱水等日常任何能源或熱源,發動引擎,未來可運用在太陽能、工廠、核能等排放的熱氣、農業廢棄物、垃圾等多元能源轉換成電力,是能源多元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