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知識份子與當權者的致命衝擊

 |2006.11.12
954觀看次
字級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日前在國外發出公開信,以知識份子的良知,呼籲陳水扁總統鄭重考慮去留。

什麼是知識份子?依據哲學家薩依德的理論,他認為「從事批評和維持批判立場是知識份子生命重大的面向」。

近代的社會學者希爾斯,在他的著作「知識份子與當權者」一書中指出,知識份子「始終必須與教會、國家和政黨,以及商人與軍人們做鬥爭,這些組織和人一直力圖招納他們為其服務,如果他們不屈從於誘惑和威脅,便箝制他們的言行,乃至懲罰他們。當前的情況與過去相似,知識份子的職責也仍然相同:那便是服務於他們所發現和確立的準則,並在不放棄他們正業的情況下,找到一條參與凱撒之事的道路。」

知識份子找到一條參與凱撒之事的道路,是入世的行為。李遠哲在二○○○年公開支持陳總統後,就積極的參與政事。李遠哲負責主要教改的推動,也負責「九二一」大地震的善後復建工作。可是他卻發覺,他已陷入了權力鬥爭中,讓他有志難伸。尤其是他所支持的民進黨在二○○四年後,不僅是弊案連連,甚至連總統本身,都身陷於貪污事件之中。

李遠哲在現在以知識份子的良知,提出對陳總統的批判,大概會陷入到知識份子和當權者致命衝擊的關係中:在當權者需要知識份子提供論述的服務與支持時,當權者對於知識份子,是給予高位階的尊崇;可是當知識份子察覺到當權者違背了當初的理想時,想要給予理論性的建議時,卻只淪為被嘲諷與踐踏的對象而已。所以,總統府對李遠哲的公開書,只給了「感謝指教」的回應,甚者,一些挺扁者已開始對李遠哲進行圍剿。

知識份子最主要的特質,乃在於從事批判及維持批判的立場,尤其對於當權執政者的批判,更是要以「一心向善」的立場,要求當權者能夠「止於至善」。因而傳統的知識份子與當權者都保持適當的距離,以扮演好「異議者」或「批判者」的角色。

可是台灣的知識份子,卻很輕易的就被納入到當權者的組織體系中,幻想者他的理想,可以透過政治權力來實現,從清流在野的批判者,變成主流權力的捍衛者,背叛了知識份子的使命與良知。

如今,李遠哲在卸下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後,似乎已從權力的迷幻中清醒過來,重新讓知識份子的那一顆良心再度顫動。可是只有這一顆政治良心的復甦,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憾動當權者的貪腐之心。

我們希望那些如同李遠哲一樣,被當權者收納為權力集團組織中的知識份子,能夠在李遠哲發表公開信後,把被權力蒙蔽的政治良知擦拭乾淨,和權力、貪腐畫清界線,再次扮演好「異議者」或「批判者」的角色,以集體知識份子的力量去衝垮腐敗的政權。

我們更期盼居於大學校園內的知識份子,無論是學者、教授或學生,更要以具體行動來展現知識份子的力量,如此才不愧為一個有政治良知的知識份子,蔚台灣民主做出可長可久貢獻的知識份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