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為讓國內更多的藝術創作能夠流通,活絡藝術品市場,文化部長龍應台宣布藝術銀行啟動,即日起到五月二十五日受理徵件。文化部透過藝術銀行推動,支持台灣藝術家創作,達到美學扎根、泥土化的目標。
文化部表示,藝術銀行徵求作品的藝術創作者,必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作品能反映台灣的多元文化特色,不限媒材,不限創作者年齡。
昨天是美術節,龍應台宣布將投入七千萬元預算執行此計畫,首年計畫投入三千五百萬元買下台灣具有潛力的視覺藝術作品,另三千五百萬元為人事管銷費。
龍應台表示,藝術銀行委託國立台灣美術館執行,主要採「只租不賣」方式,用政府預算透過評選委員會,購買有潛力但還沒有成名的藝術創作者作品,使這些作品藉由租賃與流通過程,進入社會、公共領域和市場,鼓勵藝術家創作,也讓更多本土藝術家被收藏家、策展人和藝術欣賞者發現,使藝術市場更活絡。龍應台說:「藝術銀行就是把門打開,讓藝術可以進入民眾呼吸和工作的生活空間。」
藝術銀行的藝術品第一年以公部門租賃申請優先處理。租金費率訂在購入價格百分之零點四,承租費用包含租金、保險費、運輸布卸展費,租期為三個月至一年。作品徵件必須能適切展示於公共空間,每人至多送審五件。
目前決定以位於台中市自由路上的前台中市地方新聞處一至三樓空間,予藝術銀行使用,一樓及部分二樓是作品展示空間,其他為庫房。未來預定在北、中、南等地設置藝術銀行展覽廳,希望公共空間有更多創作呈現。詳情可上網站查詢,網址:artbank.ntmof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