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百年來,手術技術的快速進展令人咋舌,然而手術也有嚴重的缺陷:昂貴、疼痛、嚇人,往往造成失能或讓人破相,且只能暫時抑制疾病,我們只是在以機械方式試圖解決生物問題。心臟手術也許最能說明。
美國醫院每年進行的血管修復術和繞道手術,占全球百分之五十以上。幾年前有關人工心臟移植的案例,大部分都在術後幾周就喪命,他們在最後的日子裡,只能靠著維生機器勉強留住性命,生命品質不但沒改善,反而大大降低。
如今,愈來愈多醫師和研究者開始了解,改變生活型態是維持整體健康的關鍵,包括控制血壓、戒菸、降低膽固醇、運動和改變飲食。
飲食對健康非常重要。若病人的營養狀況有所改變,將大大影響疾病的形成,以及病情發展。過去二十年來,病患因依照我的飲食計畫,改變飲食習慣而受惠。
這些病人藉由嚴格遵守蔬食飲食(必要時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成功將血液總膽固醇維持在150mg/dL以下,也將壞膽固醇維持在80mg/dL以下;他們沒有一個人心臟病惡化。
許多證據也顯示,其好處還可免於罹患其他因營養過剩而引發的疾病,包括中風、高血壓、肥胖症、骨質疏鬆、成年型糖尿病,也可能預防老年失智。
也得以避開許多和飲食因子有關的疾病,包括性無能,以及乳房、攝護腺、結腸、直腸、子宮和卵巢等癌症。且若能遵循這個飲食原則,這輩子不再需要計算卡路里,或擔心體重問題。
美式飲食可以保證數百萬人將因循環系統衰敗而送命。以我的經驗來說,病人的選擇很清楚—要不是接受無法真正治癒疾病的侵入性手術,就是以改變飲食來抑制、逆轉疾病,並改善生活品質。病人一旦了解這點,就會自願改變飲食習慣。 (完)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這樣吃,心血管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