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戲劇院後年起將整修九個月,表演藝術界原本希望位於士林的台北藝術中心屆時完工救急,但台北藝術中心預定完工日期已延到後年底,勢必無法接軌。表演藝術界眼看今年底就會面臨申請場地窘況,正物色新的替代場所,也讓台北新場地冒出頭。
屏風表演班去年曾在華山文創園區四連棟演出《三人行不行》,四百一十九個座位、三十場天天爆滿。製作部經理林佳鋒指出,華山四連棟雖然是全空場地,所有舞台都要自己加,優點是「地點很漂亮」,交通方便、年輕人多,適合輕鬆、娛樂性高的小規模戲劇,屏風屆時可選擇適合劇目在此演出。
林佳鋒也看好松山文創園區(松菸)位於二樓的多功能展演廳,這裡可搭六百個座位,雖然也須外加不少設備,但備有基本舞台、燈光、椅子,又有後台及休息室。在他眼裡,這比表演藝術團體較常用、但是全空的松菸一號倉庫還漂亮。
此外,位於台北市政府的親子劇場,近九百人觀眾席到舞台距離恰當,能營造觀眾與舞台的親密關係,只是目前演兒童劇較多。有五百個座位的公館水源劇場也不錯,唯一缺點是屋頂配合外牆裝飾用鐵皮搭蓋,「一下大雨,天花板好像在打鼓,全場都聽得很清楚。」
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指出,以綠光戲的規模來說,台北適合場地除了有一千五百個座位的國家戲劇院,還有可容千人的城市舞台;紙風車劇團李永豐則看好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以及擁有八百個座位的中油國光廳。他呼籲官方不妨藉此時機做好協調,讓台北所有表演場地都能物盡其用,免得表演團體為少少幾個場地搶破頭。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郭佩瑜表示,年初兩廳院傳出將整修後,文化局也很關心。由於台北藝術中心得在後年底才完工,文化局已準備調查北市所有可能場地,評估能否釋出、調降場租,因應即將到來的表演檔期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