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路走來,都在為弘揚人間佛教而努力,《人間福報》自創刊以來,大師每日在頭版寫一篇專欄文稿,每三年有一個新的單元,陸續刊出有「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人間萬事」、「星雲禪話」。
自二○一二年四月開始,大師繼續以專欄「星雲說偈」與讀者見面,用淺顯易懂的文詞闡述佛法,目的是要讓大眾了解「人間佛教」的意涵,讓佛法能夠讓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上周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為「星雲說偈」,由普門寺住持永富法師主持,邀請滬江高中輔導主任沈湘珠、教育訓練講師廖仲明、人資管理師李季蓉、自由工作者楊正妃、行銷協理莊文平、產險營業專員許家維、升翊欣業執行副總經理李昇展等人,分享他們研讀「星雲說偈」後,學佛的體悟,近一千位信眾歡喜聆聽。
永富法師說,這次的與談特色,是由二十歲到六十歲不同年紀的在家居士,暢談他們平時學佛的心路歷程、態度及方法。
李昇展的父親去年無預警往生,在人生路上突然接到震撼彈,如晴天霹靂,深感人生無常。他說花開花落是無常,生命亦如是。轉念過程的每個當下,亦如花開花落。能把握每個當下,便是最好的禮物。
許家維因父親往生佛事的因緣,親近道場,在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中體會「今生難得今已得」,在法師帶領下,體悟把心找回來的重要,他告訴大家要珍惜因緣,把握當下,是最重要的事。
「入門便悉彌勒笑」彌勒的微笑,讓莊文平最有感受。在面對生活時,他表示要如佛菩薩面帶笑容,予人歡樂。他體會到人生的實相是苦,生活中遇到挫折要懂得轉念,以「苦」為伴,與「病」和平共處,當成是一種生命中的修行。
楊正妃遊學英國,看到年輕房東跪著為高齡老母親修剪指甲,感動那分關懷親情。體會到周遭的人事物都是在教導我們,如同「佛在靈山莫遠求」,珍惜身邊的一切,最美麗的風景不在外,是在自己心中。
廖仲明從「星雲說偈」中的「只從柔處不從剛」一句話,體會到三層意義,即寬容是以柔克剛、忍辱修持、親子關係的維繫良方。
沈湘珠常自問什麼是「了達自家事」?自家事,可能指的是生活上物質層面的事物。另一種指的應是心靈層次,追求圓滿法身慧命。舉希臘的亞歷山大為例,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三歲,帝國版圖已跨越三大洲,一生縱橫沙場,集權力於一身,最後還是兩手空空,什麼也沒帶走。
永富法師結語表示,各位與談人在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後,如實體會到生命的實相是苦的,從佛法的引導中,體悟到真理。法師強調生命不斷延續著,平時的修持要與生活結合,真正落實三好,讓生命更加善美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