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年,於台灣電視公司開闢「星雲禪話」節目,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
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年,於台灣電視公司開闢「星雲禪話」節目,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於一九八九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社會建設金鐘獎」,又於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講《每日一偈》單元。
大師將歷代古德法語裡的許多偈語,深入淺出的闡述,內容還包括了發人深省的公案故事,極受觀眾喜愛,為方便大家閱讀,特別輯錄整理成上、下兩冊,由佛光山佛光出版社在一九九二年八月初版,一九九五年三刷,二○○六年四刷,甚至在《人間福報》邁入第十三個年頭,推出「星雲說偈」專欄,再從佛經偈語以及古代高僧大德的悟道詩偈中,精選出千餘首,每天在第一版與廣大的讀者見面交流。
「星雲說偈」目前還在《人間福報》刊載,已成為讀者每天必讀的文章,是許多公司、學校一天開始必選的晨讀文章。
佛法是超越時空,亙古今而不變的真理,一首富含深義的偈語,便能讓人口誦心持。如: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朝蘇東坡的「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明朝憨山德清法師的「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等,都是古德智慧的積累。
我們如果學佛時間長,心能相續,而且力量強大,那麼我們在生活的每一時空裡,就能做自己的主人翁。從先學會在每一個情景下進行反觀,就是觀照當下,然後從安住的心,發起「當下」的善願。當你對生活的每一個內容進行消化與轉化時,你自己還可以成為詩人,在每一種情景下,可以自誦一首詩。
現在透過星雲大師八十七年的人生歷練,七十五載的修行體會,以及長年淬鍊而出的文學素養,再加以故事體裁內容,深刻地闡釋說明,必定能引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星雲說偈」深受讀者的喜愛,因文章簡短易懂,可隨喜朗誦、唱誦、還可套上不同的曲調,如黃梅調、民歌曲調、兒童曲調、流行曲調、山歌曲調等,甚至很多讀者也廣泛收集應用在寫作及講演上。
星雲大師一生都在努力「如何讓人懂?」說話能讓人容易懂,做事能讓人懂,做人能讓人懂。期盼能透過文字般若,來表現佛教的精神以及經典的意境,普為廣大民眾在工作繁忙之餘,於談論佛法修持時,仍能保有一分歡喜自在的禪心,也能汲取古德先賢的一點智慧,提升生命的高度和廣度。
願各位能從福慧家園,每一期的主題課程中,不斷長養法身慧命,早日成就福慧資糧,圓滿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