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國(首都咸陽)準備攻擊齊王國(首都臨淄),但考慮到楚王國跟齊王國邦交敦睦,訂有共同抵抗外患的盟約,於是派宰相張儀到楚王國(首都郢城),向楚王(二十一任懷王)芊槐進言說:「假如你採納我的意見,跟齊王國斷絕邦交,敝國願把商(陝西省丹鳳縣)、於(河南省西峽縣)地區六百華里的土地,割讓給貴國,而且挑選秦王國最漂亮的美女,當你的小老婆和婢女。」
芊槐大喜過望,立刻承諾,政府所有官員都為這場豐收的外交談判祝賀。
於是,宣布跟齊王國絕交,下令關閉邊界關卡,派一位將領,隨張儀到秦王國辦理割地手續。
到了秦王國,張儀忽然從車上摔下來,閉門養傷,三月之久,不肯露面。
芊槐思量說:「張儀莫非認為我跟齊王國絕交絕得不夠徹底?」於是派勇士宋遺,拿楚王國的護照到齊王國,辱罵齊王(二任宣王)田辟彊。
田辟彊氣得眼冒火星,立即改變一向跟秦王國敵對的立場,轉過來跟秦王國結盟。
等這件事發生之後,張儀才召見楚王國的使節,然後佯裝一臉驚訝,說:「你呆在這裡幹什麼?還不去接收我承諾的土地,從某處到某處,六華里。」
楚王國使節急急回報芊槐,芊槐眼冒火星。下令向秦王國攻擊。秦王國起兵迎戰。
芊槐的反應在常情之中,一個壯漢受到刺激,提刀就上,是武氓;一個知識份子受到刺激,提筆就寫,是文痞。成功不過出了口氣,失敗頂多賠上性命或尊嚴,血流三尺,影響還小。國家領導人如果不能自我克制,怒火不但可能焚身,也可能焚國。
國際之間,充滿詭詐,只有利害,沒有道義。英國人自己就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豈只英國如此,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它是一個國家,而不是街頭小販擺的地攤,它就受這項定律支配。
楚王國沒有實力翻雲覆雨,卻硬去翻雲覆雨,災難一定兜回來砸到自己頭上。
國與國之間,弱者總是倒楣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