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徑」,都指小路、路徑而言;比如說:「這裡有一條『蹊徑』可以通往後山。」
「蹊徑」,即所謂的山路;也指專門的途徑、門徑。例如《呂氏春秋‧孟冬紀》有云:「謹關梁,塞『蹊徑』」之說」。
戰國時期,由於兼併日益頻繁,險要地區成為防禦和進攻的重點,各國於是在邊境和交通要衝採取了相應的軍事措施。
後人即以「另闢蹊徑」形容別創新格,或指作學問能夠推陳出新、不墨守成法,也就是「另外開闢一條路」、「另創一種新風格或新方法」的意思。
因此「蹊徑」一詞,既然不是「捷徑」,也不是「溪邊小徑」,故不可誤寫成「水部」的「溪」,「溪」是山間的流水,我們常用的「溪流」、「溪澗」,都沒有「路徑」的意思,與「蹊」字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