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吶」到春浪,台灣音樂祭因此多彩多姿,香港及新加坡大批來取經。始祖是誰?「春吶」(Spring Scream)創辦人,是因為工作之故,堪稱台灣最接近青年文化的外國人Jimi。他在台灣待了二十年,見證上一代年輕人如何和自己一樣步入中年,也一路觀察七年級、八年級的成長軌跡。
Jimi說,二十年來,台灣從沒有網路變成幾乎處處有網路,加上出國的人變多、帶回新觀念,簡直革命性改變的新世代。
Jimi剛來時,聽獨立音樂的人不多,都以Pop為主,玩團、寫歌的人也很少,這多少和訊息封閉有關。但現在網路太方便了,許多年輕人大約十四、五歲起就接觸流行樂以外的音樂,也玩樂器、寫歌、組團,知道的比自己還豐富。
Jimi認為,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其實和上一代一樣辛苦工作,只是領域不同:例如設計、電影、動畫、網路、遊戲……。他們較感興趣的,是創意、創作,是可以玩的東西,他們「玩」得很辛苦。
也有許多人白天工作,晚上玩團,不是想當另一個U2、邦喬飛,而是純粹為了樂趣、興趣。這些年輕人可以說是「DIY世代」,想做什麼就自己找,再也不只是追隨前人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