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要怎麼把艱深的三角函數講到讓小學生都懂?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開設全國唯一的「簡報課」,教學生如何製作簡報,學會流暢的表達,期末就考「對小五學生講解數學」,小學生懂多少,決定分數高低。本來只開四十個名額,一開放選課就吸引三百多人搶著修。
連續四年開設的「科技簡報製作與表達」課程,葉丙成說,開課的契機是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書時受到「震撼」,密西根的學生表達都很流利,是因為每個人都必修簡報課,學習表達能力。
「台灣的大學教育多半著重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訓練,但工程師只懂專業是不夠的。」葉丙成體認,簡報與溝通技巧應該列為必修課加以鍛鍊,畢竟學生未來進入職場,都要對「有權力,卻程度不足的大老闆」行銷自己,或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
開始上課前,學生要先玩「eye contact」練習。輪流上台報告學生除了要言之有物,還必須揪出在台下分別扮演「聽不懂」、「打瞌睡」、「不認同」、「無反應」等角色扮演的同學,找不到就得零分,「除非你一一掃視台下觀眾,否則根本看不出觀眾反應。」葉丙成說,簡報的第一課,要先學會「了解聽眾」。
期末考則是到國小教室對著小五的小朋友簡報「三角函數」,愈多小學生理解,就愈高分。為了拿高分,學生只好把皮卡丘、柯南、哆啦A夢等貼近小朋友的卡通角色搬出來,絞盡腦汁把艱澀的數學講得讓孩子們都能懂。
葉丙成說,有電機系學生修課後,上台報告從自言自語或只對老師報告,變成能將電機系的專業講得讓外系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葉丙成目前已計畫把課程內容和教具「技轉」給各系老師,希望每個台大學生都能修這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