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雲(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
「能在台灣見證到『佛光山第九任住持心保和尚晉山陞座法會暨臨濟宗第四十九代弟子傳法大典』,是千載難逢的機緣。」趙麗雲指出,傳統佛教的門派觀念很重,通常都是宗長、住持圓寂後才換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卻創立新制度,以開放的方式選出新住持,透過各界推舉選賢與能,彌補世襲制度的閉鎖性,要建立這樣的制度是很大的挑戰,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趙麗雲表示,在佛光山四十七年的歷史中,經歷九任、五位住持的輪替,而今制度已穩定下來,外界也接受這個制度的運作。「尤其是在典禮上,有七十二位法子前來接法,其中,有多位非佛光山體系的法師,這在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我能在現場親自見證這個歷史性的時刻,非常地感動。」
「在播放大師創建佛光山的影片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趙麗雲表示,在影片中,大師以雲淡風輕的口吻,敘述著佛光山如何從一片麻竹林的荒山,到如今殿宇輝煌、群賢畢至,及信眾遍布五大洲的過程。她強調,雖然大師的口氣如此輕鬆,但對她內心的衝擊卻是如此巨大!大師弘法利生的身教,就是對信眾最大的教化,示現什麼是「無願不成,心中常住三寶」的信心!
大師多年前常問趙麗雲:「師父有沒有落伍?有沒有跟不上時代?」趙麗雲說,大師克服萬難,讓人才代代相傳,為的就是讓佛法與時俱進。因此很多人批評大師,認為他悖離傳統佛教的壓力,可是在大師心中,卻只擔心佛教不能創新。
十二日的典禮上,不同教派在此齊集,萬眾一心的場面令人動容。趙麗雲感謝大師,「沒有他,我們不可能見到這歷史性的一刻,不可能見到佛教在台灣的蓬勃興盛!」(文/記者阮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