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排灣族木工蔡宗明將裁切剩的木塊帶回家,拼裝成造型可愛的信箱,一年多來做了二十幾個。他堅持做原木信箱,不幫忙彩繪;只要民眾喜愛,可自行彩繪。(尤聰光)
【本報台東訊】台東排灣族木工蔡宗明將裁切剩的木塊帶回家,拼裝成造型可愛的信箱,一年多來做了二十幾個。他堅持做原木信箱,不幫忙彩繪;只要民眾喜愛,可自行彩繪。
家住太麻里金崙村的蔡宗明在多良一家木工坊工作,每天裁切漂流木,殘塊堆到一旁,不是當垃圾丟棄,就是當柴火燒,他覺得可惜,思索將殘塊再利用。
「家裡的信箱壞了,想到做信箱。」蔡宗明說,他用木頭殘塊拼做了很多東西,有造型貓頭鷹、鉛筆盒等,但都只是裝飾品,不太實用;一天看到家裡的信箱破舊不堪,嘗試製作信箱,沒想到成果不錯。
蔡宗明每天下班後將木頭殘塊帶回家,利用休假慢慢拼裝,一年多來做出二十幾個信箱,有人看了很喜歡,掏腰包購買,還有社區協會訂製,用來美化社區。
蔡明宗堅持原木的感覺,曾有人要求他彩繪信箱,被他回絕。他說:「如果彩繪信箱,就失去了單純的基調,尤其有些殘塊散發特有香氣,彩繪後就聞不到了。」不過只要民眾喜歡,也可以自己彩繪,許多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