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國反腐倡廉的困境

 |2013.02.26
1377觀看次
字級

去年底,中國社科院旗下的廉政研究中心第二度公布「反腐倡廉藍皮書」,宣稱二○一二年,平均「一天就有一個廳局級官員被查處,省部級官員一年有十個左右被查處」。這是近兩年中國強力反腐倡廉政策下,驚人的「成果」。

一向敢言的廣州《南方都市報》也透露二○一一年,全中國的「紀律檢查監察機關」共處分縣處級以上官員四千八百四十三人,並宣稱中國為此「挽回經濟損失八十四點四億人民幣」。

但是,中國人最擅長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畢竟中國貪腐的根源在於權力機制,如果沒有從根改起,只是嘴巴上要反腐,實際效果還是有限。從一項最新數據,就可以了解中國反腐的難度,有如登天。

今年農曆年後,「世界奢侈品協會」發表報告指出,中國人年節假期到國外消費,已經成為全球奢侈品購買力之首!光是今年春節年假期間(一月二十日到二月二十日),中國人出國就買了八十五億美元的奢侈品,比去年的七十二億美元增加了百分之十八。

金額這麼龐大的消費,超過一半(百分之五十一)在歐洲,占了四十三點三五億美元,主要是法國、義大利、英國和瑞士四國。另外,百分之二十三(十九點五五億元)的中國海外奢侈品消費花在台灣和港澳地區。中國人購買的奢侈品以名牌手表為首,此外依序為皮件、時裝、化妝品和香水。

也就是說,中國境內反貪反腐,有能力出國的人還是照樣大方出手。而中國目前有能力出國的人,剛好很大部分就是高唱反貪腐的官員,以及最有可能行賄的商界人士。政商關係在中國遭到打壓,就到海外發展,何難之有?也難怪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古馳集團、路易威登集團和瑞士歷峰)都說,「因應中國新的領導人習近平倡導『例行節約,反對鋪張』,今年將停止或減緩在中國境內開新的店面」,但是他們仍然有辦法大賺中國人的錢。

雖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但是中國要打擊貪腐,只在境內高唱口號,難收成效。畢竟反貪腐的治本之道,還是在於權力的分配與制衡。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反貪腐,一方面自己就是貪腐的來源,在司法、輿論,民間非官方組織力量都受到控制的現狀下,打擊貪腐的成效令人質疑。

畢竟誰都知道,最近幾年,所謂的「官二代」、「富二代」、「表哥」,幾乎都是開著豪華跑車,穿戴錦衣名表,到處橫行。從受到調查處分的官員,幾乎都有情婦的現象看來,就知道那些香水、名牌包等奢侈品都送到誰的手上。連官方的《新華社》都曾批評「中國不能靠情婦(告密)肅貪」,可見問題根源大家都很清楚。

習近平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要反貪腐,曾說過「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豪語,據說因此還導致中國國台辦反對民間的博奕公司規畫打造馬祖成為兩岸博奕特區。習近平本人最近更是經常「借詩言志」,先後引用了南北朝陳朝末代皇帝陳叔寶的「亡國之音」、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成由勤儉破由奢」,以及杜甫的「朱門酒肉臭」等詩句,表達他的憂患意識。這或許是正確的第一步,但是這把火會不會是燎原大火?還是點到為止?還需要繼續觀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