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反核、擁核請理性對話

 |2013.02.24
1966觀看次
字級

日本福島核災後,核能發電讓人憂心,不要核電成為許多國家民意趨向。近來台灣反核議題亦同時升溫,廢核遊行將在各地次第登場。

在日本核災後各國都發出廢核、停建核電廠呼聲,其後又謹慎恢復核電,美國甚至發出三十餘年來首張核電機組興建許可;日本核災後,美國東岸發生強震,震央附近兩個核反應爐自動停止運行,三組應急柴油發電機開始給堆芯冷卻、系統供電,採取謹慎的應變措施。

科技的進步是否始終無法保證核電安全?就目前來說,根據世界核能協會調查,全球有十四座地震風險最高的核電廠,台灣四座核電廠全數上榜。核一、核二廠並被國際專家判定為全世界最危險的三座核電廠之二。法國核能安全局去年公布五十八座核電廠健檢報告,結果有好有壞,好的是所有電廠沒有立即關廠的必要,壞的是若要長期運轉,必需全面強化安全機制。

世界核能協會的調查、法國核能的健檢都提供了一定的對話基礎。當年民進黨執政,蘇貞昌與蔡英文擔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時,通過核四恢復續建;如今卻高舉反核大旗,主張核四公投,以「當年朝小野大,時空不同」為理由一筆帶過,使反核、擁核更陷入政治化。

今年一月保加利亞在反對黨推動下,舉行是否興建第二座核電廠公投。許多民眾不清楚蓋核電廠的成本與經濟可行性,難以抉擇,變得漠不關心。政治分析家說:「不能要求人民在一項商業計畫上提供專家意見,這讓公投變得荒謬。」

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反核、擁核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牽涉問題很專業,流於民粹無助於理性對話。馬總統揭示「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原則,主張先讓核四廠完工,再請第三方的核能管制機構來替核四廠認證,期望以專業取代政治。換言之,擁核者要提出更多專業的安全保證,而就長期趨勢來看,無論擁核、反核,都要思考發展替代能源的方法。

法國核電廠雖沒有立即的安全疑慮,但若要長期運轉,安全機制就得盡速大幅強化,包括設立危機管控中心、建構避免發生福島危機的冷卻設備,以及全面提高因發生地震、水災等緊急天災可能造成損害的防災標準。專家強調,若要構建一個長期使用核能的安全網,造價不菲。

廢核後將面臨供電吃緊、電費調漲、經濟弱化等問題,這與建構核能安全網的成本比較,哪個更便宜、安全,可以討論。歐美各國有環保團體主張,對有意購買綠色電力的消費者,提供稍貴的差別電價。但各國再生能源占發電量比率一直不高,以差價通往非核家園,綠色電力遠遠不夠。

從目前的科技水準看來,專業的安全保證還難說服反核者。在替代能源方面,德國發展風力發電,也被批評低頻噪音擾人、破壞景觀,不得不把風力發電機建於海上,但風電不易儲存,且電力輸送也較昂貴。至於太陽能發電,技術還未臻於成熟。

發電方式轉型須付出代價,非核家園還有很長的路。目前要做的是先專業、後政治;替代方案也許不易尋。為今之計唯有不把科技問題當政治問題,才能理性對話,共謀妥適的發展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