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為發揮學用合一成效,教育部從九十四年開始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昨天公布最新補助名單,共四十六校、七十二件計畫獲教育部補助三千多萬元,其中以雲林科技大學表現最亮眼,拿到三百零四萬元補助款。而企業配合款項亦達五千多萬元,比率達到四成四,不但創下歷年新高,也顯示產業界對此計畫的重視。
教育部技職司產學合作發展科長蕭奕志表示,此計畫目的是縮短產學落差,透過師生團隊研究來幫助產業順利轉型、提升競爭力,為技職教育與企業界打造雙贏優勢。推動迄今成效良好,不但各校申請踴躍,企業投入經費也逐年提高,比率從去年三成大幅提升到四成四。
技職司計畫承辦人員黃佩珊說,今年計畫總經費為一億兩千多萬,包括教育部補助款三千多萬、產業配合款五千多萬,其他款項則由學校自籌。
今年共五十六校提出申請,面向涵蓋「生技醫療與精緻農業」、「文創與數位服務」、「電力電子與通訊」、「綠能與環境生態」、「機械與光機電」及「休閒與服務創新」等六大領域。
經審查後,共有台灣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四十六校獲補助,當中以雲林科大為最大贏家,補助金額傲視群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具通訊協調功能之高功因高效率冷光板驅動器研製」計畫,因有助產業開拓冷光面板市場,受評審青睞,拿下最高分。
「面對瞬息萬變的產業發展,教授絕不能像過去那樣待在學術象牙塔中埋頭研究,而是要走出去才能與時俱進。」高雄第一科大太陽能光電研發中心主任沈志隆表示,樂見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長期與業界交流,他深刻體會產學合一的重要性,尤其是技職教育,更要與企業多互動,才能了解最新趨勢,培養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