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一年,國人先後經歷了油電雙漲、證所稅開徵、軍公教與勞工退休年金面臨破產等紛擾,但經過大風大浪的台灣人民終究熬了過去;多項數據顯示,最壞的情況已經遠離,今年經濟成長肯定比去年好。在這個全家圍爐吃團圓飯的除夕,期盼國人一起揮別陰霾,迎接幸福的金蛇年。
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易受國際景氣影響。國內的景氣燈號從二○一○年一路下滑至景氣低迷的藍燈,去年連續亮出十個藍燈,比金融海嘯時期的連九藍還慘。
所幸去年十二月,景氣燈號終於亮出代表經濟穩定成長的綠燈,這是自二○一一年七月以來首次出現綠燈,由於外銷訂單已連續四個月成長,經建會研判景氣逐漸穩定復甦。主計總處指出,去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二五,由於比較基期低,加上出口逐漸好轉,今年可望達到百分之三點五三,在四小龍中優於星、韓。經濟成長從「保一」晉升至「保三」,景氣的復甦得來不易,更須好好珍惜。
贏得連任的馬總統,於去年除夕夜向國人報告,「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樂觀地前進,台灣轉型的大時代開始了。」然而過去一整年,從油電雙漲、開徵證所稅、健保補充保費到年金改革等,這些原本具正當性的改革,由於碰到景氣低迷,加上青年失業率升高、國人實質薪資倒退十四年等諸多因素,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而執政黨舉棋不定,更加深了改革的反作用力,最後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
平心而論,在景氣不佳的時候推動改革,遭遇的阻力必定更大,這也凸顯政治人物高喊改革口號時,如果不能明察秋毫、掌握天時地利人和,最後反而徒勞無功。這些原本應該為執政黨贏得掌聲的改革,由於思慮欠周,通過的版本變成四不像,各方都不滿意,也使得馬總統的支持度跌落谷底。
景氣低迷的情況下,生活在底層的民眾受衝擊最大。不久前,雲林發生一起因負擔家計的長子失業,在貧交迫下一家四口自殺的慘劇。除夕前夕,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全台七十五個偏鄉,如屏東三地門、琉球、高雄田寮、茂林、杉林、花蓮萬榮等,有二成五的兒童回答,年夜飯只有罐頭,也有不少兒童連全家一起圍爐都成了奢望。在本來應該生活富裕的寶島發生這些慘象,更凸顯台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殘酷現實。
去年二月六日,新舊內閣交接,馬總統曾勉勵陳內閣,要做一個讓國人放心與安心的內閣,並在一年內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如今一年過去了,陳沖請辭,國人度過忐忑不安的一年,國民幸福指數仍不見蹤影。
面對未來,歐債危機未除,美國的財政懸崖懸而未解,台灣經濟雖朝向復甦之路,也不能掉以輕心;更何況,即使經濟稍有成長,也不代表人民的幸福感增加。對於春節後即將走馬上任的江內閣,國人有無限期待,除了拚經濟之外,更必須提出具體措施縮小貧富差距,讓更多的人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真正為人民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