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人事異動,原任閣揆陳改由政治學者出身的副閣揆江宜樺取代,據報導,多位學者會出任重要部會,若將來證實,可見馬總統不僅用人愛用博士,更愛相關學術領域著作等身者。
馬總統過去常表示自己是以去世多年的故總統蔣經國為師,但蔣經國生前厲行產官學分際,一如行政、立法、司法相制衡。他要王永慶等商業鉅子,專心經營本業,別動插足政商關係的腦筋。反觀當下產官學三個領域的分際愈來愈模糊。
蔣經國對於「官」,愛從基層提拔實務人才。如孫運璿領航出經濟奇蹟,因為蔣認為經驗比學歷重要。對於「學」,蔣要吳大猷等學術人才專心研究與教育,在那年代絕無像李遠哲般,得了諾貝爾獎便可隨意插手公共事務領域之理。
近年來,執政者不分藍綠,都喜歡從學界借將,但政府愈喜歡從大學裡拔擢政務官,大學內的系主任、院長選舉就愈發烏煙瘴氣,不像國外大學,難有撈過界進入政壇機會,也讓學校維持單純學風。
產官學哥倆好的結果,勢必影響政府政策,讓產官學合作變質為另類分贓搶食公共資源。近年來,愈來愈多教授從研究室走進了牢房,正是源自產官學不分,歪風瀰漫政壇與學界。
連企業捐款都已變質,每年企業鉅額捐款某些國立名校用以抵稅,這些本可繳稅、用以降低學費的經費,卻幾乎都用在蓋研究大樓,讓學者有更多資源生產論文。甚至為了蓋研究大 樓,拆除學生宿舍,破壞校園景觀。台灣的學者從政風,會使企業想討好學者以打通和閣員的關係,產官學哥倆好沆瀣一氣的歪風,實不可長。
奉勸馬總統別再為學者從政的迷思所惑,實宜建立人才由下而上競爭出頭管道,才是正途,請把學術中立與杏壇春風化雨的教育理念還給校園。台灣發展方向已誤了超過二十年,繼續迷航下去,人民不只是火大而已,恐怕要火山爆發了。
亨樹(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