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商人節瞻望服務業前景

 |2006.11.02
356觀看次
字級

六十年前的十一月一日,全國各地商業代表齊聚南京,為中華民國商會聯合會催生。時光匆匆,轉眼一甲子歲月流逝,昨天欣逢第六十屆商人節,全國商業界盛大集會慶祝這個具有意義的日子,同時頒發「金商獎」表揚優良商人、外商和駐華商務單位,陳總統也特別接見這批商業尖兵,嘉勉其對富國裕民的卓越貢獻。

商貿活動能促進研發創新,引入新觀念和營運模式,提升消費文化及水準,並導引國家調整競爭策略及教學方向。古今中外,凡是重視商業並積極推展對外貿易的國家,經濟實力乃至整體國力多較強盛。反觀那些輕商鎖國的朝代和國家,由於缺乏外力和不同文化的激盪啟發,發展格局往往受限,國民生活水準相對落後,最後連國力也日漸衰竭。

唐朝透過絲綢之路,與西方世界頻繁交流商品和文化,長安是人類史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市,相當比例是來自西域各國的商人、工匠和藝師,他們與漢人對街而居、互通有無,共同締造輝煌的盛世和文明;西歐沿海國家的君王支持富有冒險精神的航海家,探尋未知的世界,打通向亞、非和美洲大陸的新航路,藉由海上貿易把版圖拓展至全世界。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範。

台灣是一個欠缺天然資源的海島,若要維持繁榮發展,必須依靠蓬勃的經濟活動支撐。歷年來,幸賴商人發揮勇往直前精神,暢通物流、調劑供需,消費大眾才能夠享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朝深層思考,便可發現近代台灣商人以其擅長的全球運籌管理能力,不僅使地球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更成功的把台灣推上國際經貿舞台。今獲表揚的「金商獎」得主,或經營有成,扮演台灣經濟發展的推手和穩定就業的中流砥柱;或促進經貿交流,讓台灣得以突破不利的國際情勢,維持外貿佳績,更令我們由衷感念。

台灣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已經超過七成三,逼近美國、日本水準,但九成以上業者的規模仍屬中小企業,在人才、技術、行銷與資金籌措能力等方面較為薄弱。根據統計,台灣在主要出口國的市場占有率正在下滑。未來面對全球競爭的激烈挑戰,服務業亟待政府鬆綁法規、輔導升級,壯大規模與厚築實力,才能對國家社會做出更重大的貢獻。

經濟部統計處前天公布台灣製造業對外投資調查,以中國大陸所占比率八成最高,其次為東協的六國,比率由民國九十年調查的二成七六大幅降至占二成,顯示企業南向投資逐漸降溫,西進熱潮未歇。其實不單製造業,服務業也是如此,台灣在資本市場、資產與財富管理等金融服務領域都深具潛力,但受到諸多法令限制,例如涉及中資成分的基金無法在台上市,妨礙服務業發展。

台灣必須遵守世界貿易組織入會承諾,解除過度管制。歐洲商會日前發表《二○○六—二○○七年建議書》指出:「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正常化,是台灣經濟存續及未來繁榮發展的關鍵。」假如能夠早日全面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實施人貨直航常態化,以及鼓勵扶植金融業登陸;則不惟兩岸可以開創互利雙贏新局面,服務業也才有亮麗璀璨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