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大陸新疆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寺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是大陸以「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環節之一,日前由北京清華同衡規畫科技院進行首次3D立體還原技術測繪。
蘇巴什(維吾爾語,意為水頭或龍口)佛寺亦稱昭怙厘佛寺,始建於魏晉,庫車河將遺址分為東西兩寺,互相對峙。東區主要有佛堂及僧房、北塔、中塔、南塔等,西區遺址較多,以北、中、南三塔和南部寺院為主,北塔南部有佛洞,內殘存壁畫和龜茲文題記。鼎盛時期,寺眾多達數萬。
唐貞觀二年(西元六二八年),高僧玄奘大師前往印度取經,西行至此,曾駐錫數月講經弘法;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也曾在此講經。不過九世紀卻遭戰火所焚,漸趨衰微,十三至十四世紀被廢棄。
該佛寺遺址面積十九萬平方公尺,是魏晉至唐時期龜茲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曾考古發掘出土石器、經卷、陶器殘片、銅錢、鐵器、木簡等。歷經千年的風雨侵蝕及外國探險隊的挖掘破壞,現已面目全非,但現存的殘垣斷壁和佛塔依稀可見昔日的宏偉壯觀。
此次在蘇巴什佛寺遺址的3D測繪,對建立完善絲綢之路申遺專案資料匯整,完成編制絲路遺產點的文物保護、展示、環境整治、監測和安全消防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援。
北京清華同衡規畫科技院建築與城市遺產研究所副所長賀豔表示,透過3D航拍和航攝,對表面材質進行精確採集,最後利用科技、網路技術形成更加全面、生動、逼真的3D模型遺址,遊客可以透過電腦螢幕,看到遺址曾有的輝煌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