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大佛寺遺址申遺 首次3D還原測繪

觀珣綜合報導 |2013.01.24
1536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大陸新疆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寺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是大陸以「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環節之一,日前由北京清華同衡規畫科技院進行首次3D立體還原技術測繪。

蘇巴什(維吾爾語,意為水頭或龍口)佛寺亦稱昭怙厘佛寺,始建於魏晉,庫車河將遺址分為東西兩寺,互相對峙。東區主要有佛堂及僧房、北塔、中塔、南塔等,西區遺址較多,以北、中、南三塔和南部寺院為主,北塔南部有佛洞,內殘存壁畫和龜茲文題記。鼎盛時期,寺眾多達數萬。

唐貞觀二年(西元六二八年),高僧玄奘大師前往印度取經,西行至此,曾駐錫數月講經弘法;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也曾在此講經。不過九世紀卻遭戰火所焚,漸趨衰微,十三至十四世紀被廢棄。

該佛寺遺址面積十九萬平方公尺,是魏晉至唐時期龜茲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曾考古發掘出土石器、經卷、陶器殘片、銅錢、鐵器、木簡等。歷經千年的風雨侵蝕及外國探險隊的挖掘破壞,現已面目全非,但現存的殘垣斷壁和佛塔依稀可見昔日的宏偉壯觀。

此次在蘇巴什佛寺遺址的3D測繪,對建立完善絲綢之路申遺專案資料匯整,完成編制絲路遺產點的文物保護、展示、環境整治、監測和安全消防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援。

北京清華同衡規畫科技院建築與城市遺產研究所副所長賀豔表示,透過3D航拍和航攝,對表面材質進行精確採集,最後利用科技、網路技術形成更加全面、生動、逼真的3D模型遺址,遊客可以透過電腦螢幕,看到遺址曾有的輝煌勝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