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用電子音樂彌撒 吸引年輕人

觀珩綜合外電報導 |2013.01.24
114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哪些國家的人不喜歡參加宗教活動?根據歐洲社會調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簡稱ESS)的報告顯示,有六成的捷克人,除了婚禮和洗禮等特殊場合外,從不參與各種宗教活動,在英國、法國、比利時,甚至有過半數受訪者,尤其是年輕人,不參與宗教活動。

根據基督教慈善機構淚水基金(Tearfund)的調查,英國是歐洲最不遵守信仰基準的四個國家之一。在受調查對象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過去一年沒有上教會,除非是洗禮、婚禮或葬禮,儘管如此,卻有五成三的人自稱為基督徒。

有媒體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每周上教堂,王儲查爾斯王子即使對其他信仰─特別是伊斯蘭教感興趣,卻恆常地做禮拜。然而一九九七年接受聖公會「堅信禮」(Confirmation,象徵通過洗禮與上主建立鞏固關係)的威廉王子,日後雖將成為英國聖公會的最高監督,但他每年出席禮拜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其中大多數是教會特殊節期,如耶誕節聚會、婚禮和洗禮等場合。

根據英國社會事務處調查,英國人上教堂的次數,在近五十年內下降了一半,年輕人經常上教堂的比例不及百分之八,兒童的出席率更是慘淡。調查分析原因,主要是牧師講道內容,大多與年輕人所處環境沒有關聯,缺乏激勵作用,而且教會採用現代語言作主禱文(大多數年輕人偏好傳統的禱文),教會也極少對遭遇困難的年輕人,提供指導與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北歐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座教堂,為吸引年輕人上門,別出心裁舉行「電子音樂彌撒」,由神父以傳統彌撒為基礎,配合電子音樂的節奏讀經講道,並讓年輕人隨著音樂節拍、手足舞蹈,在電子音樂聲中參與彌撒。這項另類手法十分成效,讓不少年輕人不再視上教堂為畏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