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五歲卓小弟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因全身搔癢抓,遍體是傷口,除藥物治療外,也尋求其他偏方未果,他的媽媽表示,去年與兒子一同遠赴法國接受含硒溫泉水療,三周返台後持續追蹤治療,皮膚搔癢有改善,且睡眠品質也大為提升。醫師鐘文宏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首重日常保養。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鐘文宏表示,國內約有三百萬人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以青春期、學齡兒童及嬰幼兒為主,異位性皮膚炎是先天性過敏遺傳體質,研究發現有三、四成是因皮膚角質天然保濕基因缺損引起,其他則是因為環境、食物、過敏原刺激。
鐘文宏說,近年來看到許多家長對小孩過度保護、阻隔外界刺激讓孩子身體無法產生足夠免疫力對抗過敏原、或過度清潔造成皮膚皮脂膜保護功能喪失。建議家長應常帶小孩接觸大自然,讓免疫系統成熟,由身體形成保護因子。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除配合醫師提供的藥物外,許多家長也會使用網路偏方或購買不適當的保養品,或擔心小孩受寒而買發熱衣、開電暖爐保暖等方法。他提醒,最重要是早晚睡前要擦保濕乳液,配合皮膚科醫師建議,持續耐心治療並改變不當生活習慣。穿發熱衣前先做好保濕工作,泡溫泉時應避免含硫磺的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