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讓書香傳遍偏鄉

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2013.01.15
1031觀看次
字級

第一屆星雲教育獎得獎者的名單公布了,也在去年底頒獎表揚了。此次獲獎的共分成幼教、特教、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及終身奉獻等七組共十八位教師或校長,不論獲獎者年輕或年長,任教時間長或短,教導對象或為幼兒或青年,每位都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對教育的執著。他們秉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克服自身或環境的困難,努力以赴,十分讓人感動。十八個人,有十八個故事,十八個典範,可以做為學習的對象。

獲獎者的事蹟以教育英才為主,但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一誠老師則是因為推動閱讀而獲獎。九二一地震後,民眾的愛心捐款湧入災區,在社會各界的協助下,硬體建設很快完成,然因當時有部分國小的圖書館損毀,許多熱心民眾發起捐書活動,但一箱箱的書籍送到災區後,陳老師發現,民眾捐的書並不適合國小學童閱讀。一群老師於是在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的支持下,捐款成立台灣閱讀推廣中心,設立「愛的書庫」。從第一座「愛的書庫」成立迄今,目前國內已有一百四十三座書庫,連遠在美國南加州也設立了第一座海外書庫。總計海內外書庫的圖書多達五十五萬本,累積閱讀人次達千萬以上。

陳一誠老師在南投教書多年,體會到台灣地區城鄉差距日益嚴重,唯有藉由閱讀,偏鄉學生孩子才能擴展視野、增廣見聞、進入知識的寶庫,尋覓自己未來的夢想。因此只要學校有場地,願意設置「愛的書庫」,基金會就會發起經費籌募,設立書庫。偏遠地區圖書資源缺乏,對孩子而言,大量「閱讀」原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在陳老師等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偏鄉的孩子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事實上,不僅陳一誠老師的團隊努力要讓書香飄全台,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推動「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也有相同的崇高理想。去年年底,五十輛書車在台北的大佳河濱公園舉行剪綵授旗,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出席時表示,歷經五年,書車成長到現今五十輛規模,教育部將戮力支持,希望能在短短的時間內,達到一百輛,嘉惠更多的偏鄉。

雲水書車就像行動知識宅配,將閱讀種子送到偏遠地區,消弭城鄉資訊差距,每輛書車裝載二千多本圖書。當書車左右兩扇艙門打開,宛如一隻振翅高飛的海鷗。「海鷗」所到之處,受到學校及學生的熱烈歡迎。看到滿車的書籍,小朋友興奮得又叫又跳,挑選到自己喜愛的書籍後,就聚精會神的仔細閱讀,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豐富偏鄉學生的心靈視野與閱讀資源,已如一股浪潮般的繁衍至台灣各處,不久之前,青年救國團也發起「十萬本書十萬個希望—書香傳千里捐書活動」,一共在全省各縣市募得了十萬餘本書,捐贈給台中市東華國中和雲林縣宜梧國中等多所偏鄉的國中小,希望讓偏鄉孩子藉由閱讀,能夠帶給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有人說:「知識即力量」,而閱讀就是獲得力量的最佳手段。又有人說,閱讀能增加生命的能量,因為閱讀能啟發智慧、獲得知識、增進語文能力、陶冶思想品格,其重要性不言可喻。過去,城鄉地區的孩子因為資源分布不均,產生教育機會的差距,在一個號稱公平正義社會的台灣,不允許這種情形繼續存在。透過台灣閱讀推廣中心、佛光山、救國團的努力,應可帶動社會的風氣,讓書香傳遍偏鄉,讓偏鄉的孩子也有閱讀、成長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