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關與人生三問

林貴真 |2013.01.15
2876觀看次
字級

誰說綿延不絕

誰又說不舍晝夜

其實 我們的一生只是個

空間有限的展示櫃

——節錄席慕容詩〈時光長卷〉

每打開一本書彷彿打開一個展示櫃。今天打開的書名叫《文茜的百年驛站 》。

媒體人陳文茜家喻戶曉:「文茜的世界周報」、「文茜的財經周報」裡的文茜給人印象聰明、能幹、知性、果斷、更有幾分霸氣……

人,本就會有多樣面貌,「菩薩」不也有低眉的、「金剛」就叫怒目。 《文茜百年驛站》展現的,是她私下的、日常的、感性的、比較不為人知的一面吧。

我欣賞一篇〈我在美麗的日本〉,充分展現她的文學素養,即使是蜻蜓點水,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芭蕉、村上春樹都一一被她點名……

人,在世上走一趟就是「關係」的建立而已,不論親子、夫妻、同事、鄰居、朋友、師生,我的老師陳怡安幫我們上課最常說人生有三關: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無常。從「回歸真我」「接納他人」到「擁抱無常」是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三種修養。

讀〈隨風飄浮的種子〉寫外公的生命故事:一九○五年出生的他,「二二八」事件是他人生的分水領,之前他以生為中國人為榮,之後原本愛發議論的外公變得不言不語,落寞晚年連斷氣的那一刻都是孤伶一人……五十七歲走完人生。所以,文茜用〈隨風飄浮的種子〉總結她外公的一生。

人啊人,真的人若無法「回歸真我」「接納他人」、「擁抱無常」注定一生漂泊。

《文茜的百年驛站》不論寫她家人、朋友、世人、甚或歷史人物……也無一不在寫文茜自己,寫她與自己的關係,寫她與人的關係,寫她對無常的看法。

〈給我在天堂上的外婆〉裡,文茜用情最真、最深,從出生七個月,不離不棄獨自扶養她長大至十七歲。她寫到:「妳生前對艱難人生的樂觀態度,在我的身上從此成了無窮寶藏」,但她筆下的外公卻是這樣的:「不要說我怪,一九三四年我的外公即展現吾家不走常規的模樣,原來我的頑皮與熱血皆遺傳了他。」

原以為〈沉默的父親〉要寫文茜爸爸,卻原來是陳述兩位讀友,徐醫師和王應文的父親們的故事,她的結語是:「於是每個類似的家庭都有一名沉默、不會表達情感、甚至表面上好似不會愛人、也不懂得愛的父親。」文茜果真傳神的描述傳統中國社會父親們的形象。而文茜自己的爸爸呢?好像整本書只一句話帶過,至今不知道父親在哪裡?連文茜的母親整本書也無完整紀錄,只有一些零落語句而已。是啊家家有本經,「遺憾」也可以不是「缺憾」,如何活出自己而已。

當然,我們常以為一個人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她的人生就很幸福?在〈放生的旅途中〉會讀到文茜有這樣的心境:「我想書寫,紙是我一生永恆不變的戀人,它讓我盡情地抒發心中的悲或樂;但紙太白,而我心中的墨太輕;尤其我的人生在公眾的困惑與獨自的悲傷中,不被允許留下後悔的痕跡」道出所謂「女強人」或公眾人物不為人知的心境吧!而調適之道唯有藉由「放生」之後看見「一隻又一隻的魚兒游回大湖;慢慢的我意識到,人生每一段旅程的結束,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我同意。不然人生要如何走下去?

而走下去到底為什麼?每一個人的答案可以很不一樣。

〈紐約的兩位第一夫人〉裡,文茜借蔣宋美齡晚年的提問「上帝留我這麼久,為了什麼?」也許蔣夫人沒有回答,文茜幫她說了:「或許目睹這一切吧!曾經輝煌的,總要消逝;曾經美好的,會被記憶;曾經早到的,會被奪走……」

在現世裡被「奪走」友人中,文茜最懷念非廣告才子孫大偉莫屬。在文茜筆下孫大偉有情有義,她如此寫:「有些人擁有金錢,有些人擁有權勢地位,只有少數人擁有無數朋友對他無盡的愛,在我身邊孫大偉是第一人。」

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只是一個有限的展示櫃,那麼你呢?你想展示什麼?財富?名位?學問?才華?或真誠、謙虛、傲慢、自大?

文茜也為優人神鼓劉若瑀歷經三十年鼓者人生下過註腳,說她展示了「智慧」。

劉若瑀有一本新書《三十六堂表演課》說:

「一個表演者內在的悸動才是活生生的力量,而不是美麗刻板的手勢。」

「一個最好的演員,當他上台的時候,就是在找下台的時候。」

「一個人必須同時是兩隻鳥,不論在做什麼,讓內在另一個你,不斷的觀看著你。」

劉若瑀寫優人神鼓把「道藝合一」 理念發揮無遺,這不是智慧?不然要說什麼?

《文茜的百年驛站》寫家人、寫朋友之外,寫「人與無常」更是理性和感性兼具。那年三月日本福島發生的海嘯和核災想必大家畢生難忘?之慘之痛,每天電視扭開沒有別的新聞除了福島的畫面……

事隔一年真有幾人還談福島?幸虧文茜用文字幫你我留住些許記憶,她說「河水湍湍/何處安寧」豈只水患,還有旱災、地震、暴風、饑荒。「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更何況除了天災還有人禍,有人縱火、有人下毒、有人開槍、有人家暴。「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人生啊!「無常」環伺,當無常來臨,一如福島海嘯只有十五分鐘可逃……文茜在一篇〈我愛福島〉寫「人生本來不是說逃,就逃得了。」她說幅射聞不到也看不見,但它無所不在。福島本來就窮,但現在更窮,文茜說中天記者團尋訪著一家仍運作中的「蔬果合作社」,當地八個媽媽有老有少,她們沒有逃,堅持繼續耕作,吃福島的菜……人生本就大難來臨各自飛,但當中天記者問這些媽媽們,她們以清甜口吻、細聲回答:「不,我們將留在這裡,直到世界末日到臨那天。」當無常發生,生命的容量自是有別?

所以文茜的人生座右銘:「人若能認識人類生命始於偶然,人類理性才能真正建立。」說起來人生好像很長,但許多事件僅是倉促的,無非一段一段拼湊一起,合成人生,文茜說:「苦難當頭時,當下不免覺得是折磨,回頭看也不過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所以,《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作者克里斯汀生,在哈佛商學院最重要一堂課,便是要求學生回答三個問題:如何樂在工作? 如何與家人常保幸福?如何擁有正直人生?這些聽起來似乎很普通而簡單的問題,卻也是糾纏我們一輩子的人生課題。我以為人生三關「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無常」不也都是建立在這人生三問 之上?

親愛的讀者,終究我們也都必須要回到自己身上,問問我的「人生三關」與「人生三問」呢!

我願再強調一遍,人生在世走這麼一趟不外建立「關係」而已。至於人生三關要怎麼建立?人生三問有什麼答案?我大概也只能借我的老師陳怡安在《人生彩排》一書諄諄告誡的話,只一個「修」字而已,他常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天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