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由翡翠水庫上游鷺鷥潭、塗潭、直潭所環抱的茶園,早於一九七一年翡翠水庫規畫興建前即已存在,一九八七年水庫興建完成後,集水區將原本相連的山坡地分割為多個小島,茶農被迫遷往高處,就連祖先留下的四合院古厝也從此淹沒水中。樂天知命的茶農,為了無農藥無汙染的好茶能繼續留香,依然留在潭腰打拚,結合湖光山色營造出優美的茶園動線,多處孤島也連接水天一色,成就蓬萊仙島般的勝境,被網友暱稱為台灣的千島湖。
美人茶迷人蜜香
話說清朝同治年間,台灣茶大量外銷,自文山茶區經石碇、深坑至六張犁到艋舺的茶路,牽動了當時北台灣經濟興盛的整個貿易網絡。日據時期的一九一六年左右,石碇與汐止、竹東並列為台灣三大茶市,當時盛況可以想見。
石碇茶區的潭腰、塗潭兩地,一年僅採三季,除了清明左右的春茶與十一、十二月的冬茶,製作為條型包種茶外;必須倚賴小綠葉蟬「著蜒」的美人茶居然在穀雨前後,即春茶採摘後不久就直接採摘,比起新竹北埔、峨眉一帶的東方美人茶(芒種至端午之間)足足早了一、兩個月,一樣能作出金琥珀湯色的香醇茶品,閩南語俗稱的「蜒仔氣」也絲毫不減,除了自然散發的迷人蜜香,又不失傳統包種茶活潑甘醇的特色,乾茶外觀也呈現繽紛的五色。
位於北宜公路沿線的潭腰與塗潭,儘管隸屬新北市石碇區,卻與石碇老街相距甚遠。世居當地的曾仁宗說,潭腰種植茶樹以青心烏龍為主,金萱、翠玉次之,但由於成本考量,幾乎都以機採方式採茶。我曾多次在茶園內發現完整的鳥巢與尚未孵化的蛋,甚至還有與蛇擦身而過的驚悚經驗,顯然「無農藥」所言不虛。產製的包種茶呈蜜綠或金黃透亮的茶湯,入口即有綿密細緻的蘭桂花香停駐舌尖;獨特的文火焙香也頗為深遠,讓人彷彿含進漫山的雲霧與綠意,而幽長迴繞的杯底餘香更令人深深沉醉。
急凍茶與剉冰茶
潭腰還有項特殊茶品「急
凍茶」,三十多年前才從雲林移居此地的莊清和說,提到名聞遐邇的文山包種茶或石碇美人茶,遊客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坪林或石碇老街,二者皆輪不到潭腰,因此他才突發奇想,大膽將過去曾經有人嘗試、卻始終未成氣候的急凍茶,做為茶園主力產品,果然一炮而紅,讓上山尋幽訪勝的遊客趨之若鶩。
提到急凍茶,許多人不免想到多年前由阿諾史瓦辛格在《蝙蝠俠》片中飾演的「急凍人」,茶商多以「冷凍茶」稱之。作法是在包種茶乾燥過程中急踩煞車,將已經萎凋、殺青、揉捻完成,但尚未乾燥完全的茶葉迅速放進冷凍庫中急凍,如此不僅能完全保留輕發酵包種茶特有的花香,香氣也更為清揚。
在我的要求下,曾仁宗從冷凍庫中取出茶品,茶葉表面還留有冰塊結晶,讓人驚呼應該改名為「剉冰茶」才是。冷凍緊結成塊的茶品必須像普洱茶餅般剝下,置入壺中以滾水沖泡,沖開後頓時香氣四溢,比起正規的包種茶顯然花香更為凸顯清揚。
不過,急凍茶以香氣取勝,而非外型的美醜,因此從不考慮傳統半發酵茶的「綠葉紅鑲邊」。而乍看之下彷彿泡過水的茶底,甚至還有些其貌不揚的急凍茶,只有親身體驗品賞,被迷人香氣所深深吸引過的朋友,才能明白箇中奧妙吧?
台灣長江第一灣
從潭腰驅車順著蜿蜒產業道路續往前行,塗潭畔就是著名的「台灣版長江第一灣」;話說中國長江的上游金沙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進入雲南省後,在香格里拉縣城南部沙松碧村,與麗江市石鼓鎮之間,突然來了個一百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江流從此逆轉進入中原,人們稱之為「長江第一灣」。但從北宜路六段潭塗巷進入的塗潭急彎,外觀儘管小了那麼一號,但秀麗的景致卻遠遠超過了中國版的長江第一灣。
最重要的是,做為長江第一灣的茶馬古道重鎮,石鼓並未產茶;但潭塗與潭腰卻有著盛名的包種與美人茶,近年更有新崛起的小葉種紅茶問世,可說是北台灣最美的茶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