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好樣老東西 書香世界心思維

郭士榛 |2013.01.07
230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電影《電子情書》中梅格萊恩的可愛童書,被湯姆漢克斯的連鎖書店打倒了;台灣近年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獨立書店也一家家關門,但仍有一支團隊繼「好樣本事」書店後,又開了以童書為主的「好樣小小」,及華山的「好樣思維」。

為什麼開書店?「聽著獨立書店相繼無力生存,突然心中害怕有一天沒有書店可逛了!」喜歡看書的創辦人汪麗琴表示,讀書可以讓人增長內心想法,得到知識、吸收資訊,她認定只有開書店才可延長書的生命力,「感覺是一種使命」。

為了讓人們在書中學習美學,汪麗琴總以旅人的心情,赴國外訂書。「我不喜歡看目錄訂書,買回來的書會和同業重複。」因而不論「好樣本事」、「好樣思維」均以設計、藝術、時尚、美食為主,都有著獨立風格,也透露店主人的個性及品味,人與書一樣精采。

「好樣」書店一家家成立,是否想和誠品抗衡?汪麗琴笑稱「從沒有這樣想法,誠品有著很完整又固定的體系,不可相提並論。」誠品走的是大眾化、多樣化風格,而「好樣」講究深度、專業的設計、藝術、時尚、飲食風格,取向不同。

汪麗琴表示,現在經營小書店很難勝過大型的連鎖書店,網路科技愈來愈發達,人們好像逐漸遺忘逛書店的感覺。經營書店,就是想呈現「書香氣息」,只逛不買也沒關係,歡迎愛書的朋友看到喜歡的書坐下來閱讀,坐多久都沒關係,這就是書店存在的意義。

美的價值 金錢無法衡量

台北東區的十三坪迷你書店「好樣本事」,前陣子被美國知名娛樂藝文新聞網站,票選為「全世界二十間最美書店之一」,裡頭擺放著汪麗琴旅行帶回的各式物品,及她喜愛的書籍。與其說書店,也可以說是雜貨舖,充滿各式各樣懷舊物品與創意設計品,整家店洋溢著異國老書店的氣息。

喜歡收藏老家具和雜物的汪麗琴,非常喜歡古老的東西,可愛造型陶瓷、復古相機、有質感的琺瑯壺、溫暖與質樸的木櫃子與木工作檯;尤其是手動的機械物品,像打字機,縱使年代久遠,仍保有其時代況味。

這些快失傳的東西,讓汪麗琴找到生活靈感,因為老東西有其溫度和生命。

汪麗琴說,書店裡還有很多老東西,很適合來挖寶。東西稀有更有價值,而藝術與美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只要自己覺得值得,物件就有存在的理由」。

原本開餐廳的汪麗琴,深感只做餐廳很無聊,決定開書店讓心靈美學可以注入愛書人的心中。「人類生存本就是為求美好生活,縱使收入不多,仍可在簡樸生活中學習美學。」汪麗琴說:「多聽音樂、賞畫、看展覽,甚至欣賞鄰居家門前茂盛的盆栽都可以怡情養性,培養出美學能力。」

生活美學 設計創意基底

「民眾養成生活美學,也是政府推動文創最好的基礎」汪麗琴說,文創最重要的就是創意,而做創意的人需要美學的基底,才可以靈感充沛發揮設計創意。

這幾年,汪麗琴經常受邀擔任台創中心的設計比賽評選,也和文化局合作辦活動,深切感受到,政府很用心推文創,年輕設計師也很努力發揮創意,但年輕設計師往往忽略市場認知的觀念。汪麗琴強調,想從事創意產業的年輕人,雖然不一定要親自經營,但一定要有做生意的觀念,才可讓創意順利走進市場、走出國際,才能發展出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

小檔案 汪麗琴
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家政系畢業,擅長家飾設計,曾任教新湖國中,也做過寬庭行銷協理,現為好樣集團負責人。對美學研究有深厚興趣,喜歡到國外蒐集各種有設計感、裝訂、印刷特別的書,二○○九年選在東區巷弄內開一家「好樣本事」小書店,裡面擺設都是自己一手規畫,讓顧客一進入就有「書香」。二○一二年二月在學學文創開設童書店「好樣小小」,十一月華山「好樣思維」開幕。書店內除了販賣台灣少見的外文設計書外,店內還有各種鐵器、老沙發等。她原是個餐飲的門外漢,十一年前,因緣際會接受創辦人林宜容邀請加入好樣,憑藉對家具美學經驗和天分,將好樣由一間餐廳變成好樣集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