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我的永續生死學功課 (四)

慧開法師 |2013.01.06
2190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雖然我們已經申請了外勞在家中二十四小時照顧父母,但是媽媽的身體持續有狀況發生,而父親因為少了一條腿,行動不便,這半年來體力更加衰退,連用柺杖都有困難,改坐輪椅,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勞要同時照顧兩位老人家,難免會有顧及不到的時候,比如說兩位老人家同時都要上廁所,外勞就無法一時兼顧。有鑑於此,我們兄弟商量之後,決定從九月二十三日開始,由我們兄弟和姪兒弘觀輪流排班,晚上回家陪伴二老,有任何突發狀況,馬上通報。

我們肉體的死亡主要有三個因素:疾病、老化和災禍,因為天災人禍乃至不幸意外事故而死亡的人,就比例上來說其實是相對少數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老化以及惡疾絕症而死亡的。然而現代人拜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之賜,卻面臨了一種死亡的弔詭困境而不自覺,絕大多數人——不論是否惡疾絕症——都是拖過老化的極限而陷入末期疾病,或身體機能衰敗的困境,然後是靠著插管以及醫療機器來延續肉體的生命現象,最後將體力與精神完全消耗殆盡而痛苦地命終,這是身為現代人的終極無奈與死亡悲劇。

從我多年的生死學教學以及臨終關懷實務經驗的心得,我堅信理想的善終情境,應該是在個人老化以及生理機能退化的自然過程中,預知時至,自己與家人都能坦然地面對及迎接死亡時刻的到來,進而轉化為往生的契機。因此,我堅持要維護媽媽的生命品質與死亡品質,以及捍衛她的生命尊嚴與死亡尊嚴,不讓她陷入現代醫療的折磨與困境。非常感謝我的三個弟弟也都有此共識,我們兄弟得以同心協力地陪伴媽媽,讓她很有尊嚴地走完這一期生命的全程。

十月十二日下午,我到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教授博、碩士班的「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課程,晚上回去探望爸媽,因為很晚了,媽媽已經就寢便沒有打擾她。隔天一早,聽到撲通一聲,發現媽媽從床上跌落地板,趕緊將她抱回床上。這時呼喚她已無回應,看起來是陷入昏迷的狀態,我馬上通知二弟和小弟,接著打電話給我的學生,也是我們的醫療顧問賈淑麗科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告知媽媽的狀況,詢問她的意見。淑麗建議先行觀察,看看有無變化,再決定是否送醫院。二弟和小弟,很快就回到家中,經過一個上午的觀察,媽媽仍然處於昏迷的狀況,並沒有好轉,淑麗建議送新店耕莘醫院,同時她也幫忙聯繫安排住院事宜。下午二時,由二弟和小弟送媽媽到耕莘醫院住院。

媽媽住進耕莘醫院後,經過醫生的診斷,初步確定是腦部中風,也很快就做了腦部的電腦斷層掃描,但是無法判定是出血型還是缺血型的腦中風。直到二天後做了MRI (核磁共振攝影),才發現媽媽的腦有三分之一部分,大面積血栓造成缺血的狀態,而且是不可逆轉的腦部功能喪失。由於中風的狀況發生在左腦,所以媽媽的右手、右腳沒有動作,也沒有反應。

雖然醫生說媽媽的意識已經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小弟開定卻認為並不是像醫生所講的那樣子。的確,媽媽已經無法用言語和我們溝通了,但是小弟說媽媽一聽見他的聲音,她的左手就伸出來要握他的手,因為她知道小弟來看她了。就算媽媽不能開口說話,她的手也會告訴你,她是有意識的。十五日那天,小弟在醫院幫媽媽按摩右手和右腳,後來她就睡著了,但是當小弟跟媽媽說他要回家了,她的手就又伸出來要握小弟的手。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