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愈來愈多廉價航空公司開設台灣航線,甚至桃園機場也要為廉航擴建簡易航廈。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醒民眾,不少廉航公司網頁上的資訊不清、和消費者認知不同,糾紛日增;他們呼籲民用航空局介入管理,也請民眾訂票前三思。
從二○○四年到現在,已經有十一家廉航業者投入台灣市場。消基會指出,目前廉航的市占率約百分之三,不過由於票價便宜,逐漸受消費者歡迎。
消基會匯整各家廉航的網頁說明,發現大多廉航公司對台灣消費者「誠意不足」。例如捷星亞洲(Jetstar)、宿霧太平洋航空(CFBU PACIFICAIR)沒有繁體中文網站,酷航(Scoot)繁中網站資訊太簡略。有些廉航沒台灣客服電話,或華語不佳。
消基會還說,如果消費者買了廉航機票後想退票,業者的規定都很嚴苛。虎航(Tiger Airways)標示「在任何情況下,票價不可退款」,亞洲航空(Airasia)標示「不提供退款」;捷星亞洲、真航空(Jin Air)規定「部分機票不可退」,樂桃航空(Peach Aviation)標示「非會員均不可退款」;其他業者則收一千至三千元的手續費,收最多的是德威航空(T'way),更改航班就視為退票,手續費三千元。酷航網頁則什麼都沒說。
如果消費者想更改航班,酷航網頁還是什麼都沒講,其他公司大多收幾百至一千多元手續費;虎航、亞航網站都說變更票價與時刻表不必事先通知,導致乘客損失不負責。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買賣雙方訂購完成後,若變更航班時間就應該儘速通知乘客。消基會呼籲民航局應積極介入,限制嚴重違反公平原則的廉航業者營業,消費者也可以主張不合理規定無效。
張智剛呼籲業者善盡「資訊揭露」的義務,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爭議;而消費者也要體認廉價航空之所以「廉價」,就是服務不比一般航空公司,若有不慎,加上多出來的費用恐怕沒便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