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佛緣 太虛大師 民初佛教改革先鋒 (上)

 |2013.01.02
1419觀看次
字級

太虛大師,浙江桐鄉人,生於光緒二十四年。當時在抗戰期中,我們在淪陷區的南京,太虛大師在陪都重慶;由於棲霞山是南京的名勝,是所謂「六朝聖地,千佛名藍」的古寺,往來人事很多,我們偶爾也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關於太虛大師的事蹟。

抗戰勝利後,我們盼望著太虛大師能隨著還都的人潮,早一點回到南京。但當時或許由於交通問題,不容易一下子返回南京,不過他傳來一個訊息說,明年(民國三十五年)要在焦山佛學院辦理「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這一個責任就交由我們的佛學導師芝峰法師負責,芝峰法師與大醒、法舫、法尊是太虛大師的四大弟子。

那時蔣介石發布命令,要請太虛大師組織「中國佛教會」。成立之前,先由整理委員會負責。整理委員會有三個人,第一名就是太虛大師,第二名是西藏章嘉活佛,第三名就是曾經跟隨孫中山先生做過軍需處處長,後來擔任國大代表的李子寬居士。當然,整理後,必然是由太虛大師擔任理事長,所以太虛大師想先行訓練一班會務人員。

在焦山佛學院讀書的一百多名學生聞訊後,個個躍躍欲試,大家都想追隨太虛大師,希望將來能進入中國佛教會,從事佛教革新的工作。

訓練班在民國三十五年的夏天開班,太虛大師還特地把湖南的茗山法師、重慶歸來的塵空法師等人請來助陣,並有來自各方的六百多名學員參加。我也能以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僧,參與其中的培訓,感覺到佛教的前途未來,必能有很大的作為與希望。

我記得太虛大師到焦山來時,我們從焦山的山門口列隊排班,長跪迎接。太虛大師雖然身材不高,但他法相莊嚴,和慈航法師一樣,都像彌勒尊佛。

太虛大師那時候還不到六十歲,年齡不是很老,但是他二十多歲就出來講經弘法、興辦教育,歷時三十多年的過程,也如同孫中山先生革命一樣,歷經無數的挫折。我們都相信,佛教經過這一次太虛大師的領導,必定能走上復興之路。

由於太虛大師是由陪都勝利返京,又有蔣介石先生的支持,所以在淪陷區的各界佛教人士,也都偃旗息鼓,只有表示歡迎了。(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