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藥店買了一大塊膠布,在上面寫上:「天國在哪裡?淨土在何方?誰能與我共進阿里?」我把這塊寫好的膠布,貼在我穿的夾克上,走上街頭。
人們常說:腳在何處,故鄉就在何處;水在哪裡,路就在哪裡。每一次離開家的時候,我都豪情萬丈,可是不出三月,我就會開始想家,直想得蕩氣回腸。
哪裡才是真正的天國?何方才是心中的凈土?我這一生一直都在苦苦尋找……我與一位好友相約多年,要同去西藏尋找心靈深處最本源的東西,我曾為這生命之約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暗自為此行努力不懈,準備上路的「糧草」。
我上路了,好友因有家庭拖累只能對我說「抱歉」。然而在我的心中,永遠有一個不敗的信念。天國,我今生一定要去找尋它,一定能找到,一定能在西藏找到!
當真正踏上這塊神秘的土地時,才發現理想跟現實的差距是如此巨大
:缺氧,整天頭有些昏沉。盛夏八月初,穿著美美的薄裙短衣,離開風情萬種的南國都市--廣州白雲機場,一下飛機就被這座城市的莊嚴與肅穆震驚了。氣溫從三十多度變成了二十來度。這裡只能有朝聖者的虔誠,容不下塵世的半點浮華。於是趕緊披上外衣,穿起長褲,不敢有絲毫的撒野,工整的穿戴好行裝,懷著恭敬的心,走向神聖的布達拉宮酘酘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西郊。建在一座小山上,在當地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民心中,這座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就用藏語稱呼它為布達拉,它是拉薩城的標誌,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象徵。(布達即觀音菩薩居住地,簡譯普陀;拉為藏語的山。)
布達拉宮外形巍峨壯觀,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依山而建,重重疊疊迂迥曲折,建築與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西藏建築藝術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雪域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
參觀完布達拉宮,返回拉薩市中心時,我突然感到無比的孤獨難耐和失落,天國究竟在哪裡?有誰能告訴我?
此時,忽然想起廣東三水一位獨自進出西藏好幾次,非常熱衷旅遊的女士潘慧慈告訴過我:到了西藏有什麼事,可在旅館留言板上寫上要求,諮詢或尋找同行夥伴。
因西藏外出必須要有交通工具,一個景點離另一個景點較遠,一個人行動不是很方便,費用高又不安全。萬一缺糧少水,車子壞在路上都是很有可能的。若能找到幾個志同道合者,共同來分擔風險和費用,就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所以這些西藏自助旅行的前輩,想出了用留言尋找夥伴共同進退的妙法。
她還說,阿里是一定要去的地方,要說西藏很神秘,那麼地處西藏自治區邊界的阿里,就是神秘中的心臟了,若是要進阿里就更不用說,一定必須結伴。
可是,我住在宇拓賓館的副樓。這裡跟本就沒有幾個人住,哪來的留言板?我感到有些束手無策,孤獨、寂寞總是困擾著我。
很想找個人問問,能不能一起結伴去旅遊。包括去阿里尋找心中的天國世界。
西藏佛教協會每天派人送我,參觀完景點就很快把我送回賓館,並叫我多多注意安全,不要亂跑亂動,跟外人接觸的機會實在不多。
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想起另一種留言方式。我到藥店買了一大塊膠布,在上面寫上:「天國在哪裡?淨土在何方?誰能與我共進阿里?」我把這塊寫好的膠布,貼在我穿的夾克上,走上街頭。
街上,許多人不停的對我指手劃腳,小聲的議論著,像觀看一個會表演的大熊貓。
我漸漸的不好意思起來,感覺自已做得有些過分,也很譁眾取寵,就把衣服脫下正準備撕去膠布,這時,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笑吟吟走過來,很親切地對我說:「你真是個很特別的人。」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什麼也沒說。老人看看我語重心長地說:「你真的很想尋找天國嗎?真的很想知道天國在哪裡嗎?」
我看他慈眉善目,就快樂的跟他交流起來:「真的有天國?」
他說:「我不知道有沒有,但我知道一個關於天國的故事。」我焦急的問:「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強烈要求老人給我說說天國。「好,你請跟我來,我告訴你。」
真是讓人喜出望外啊!我興奮極了。我所有的孤獨、寂寞一剎那間煙消雲散,我相信既然有天國的故事,天國就一定能找到,我跟在老人身後,一步一步的向布達拉宮廣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