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據醫界調查,台灣近四分之一成人為胃食道逆流患者,一年約吞下二十億顆健保胃藥(制酸劑),平均每位民眾一年服用量超過一百顆。有九成五患者吃下胃藥後,無法立即緩解症狀,不少人吃了胃藥後沒多久就再出現症狀。
開業診所胃腸科醫師蕭敦仁指出,多數人在感覺胃酸冒上來時服用胃藥,希望能在五分鐘內獲得緩解,但逾半數的人要等半小時左右,才能感覺到中和胃酸的藥效。國外研究發現,服用海藻酸鈉成分藥物之患者,有約六成可在三分鐘內緩解症狀,相較於一般制酸藥物,更能有效緩解症狀。
國內胃食道逆流病患日益增多,高雄榮民總醫院去年公布的社區調查顯示,二十五歲以上,約兩成五(逾五百萬人)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除典型的「火燒心」胃痛,尚有胸口痛、慢性咽喉炎等現象。
蕭敦仁說,一般天冷時較易胃食道逆流,尤其肥胖、壓力大的人,及常吃甜食、油膩食物者,比較容易胃酸過多、胃部不適。調查顯示,胃食道逆流患者女性比男性多七成,尤其四十到六十歲的女性,約比同齡男性高出兩倍。
他提醒,胃食道逆流若不妥善治療,容易發炎成為巴瑞氏食道症(癌前病變)的高危險群。且醫學研究發現,患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為常人三十倍以上。
他建議民眾,平日即應控制體重,也應戒菸、少飲酒,少吃甜食與油膩食物,避免吃太快、吃太飽。如有疑似症狀,即應找腸胃專科醫師確診並治療,才能遠離食道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