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表演的是天鼓二人組許文漢及賀毅明,而曲目〈山魈〉的演奏者張旭(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是今年新北市樂舞節全國鼓王爭霸賽個人組冠軍,他的裝扮為曲目增加了戲劇性。
【記者李祖翔大樹報導】融合東西方樂器、堪稱多元演奏類型的藝術團體「天鼓擊樂團」昨天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演出,藝術總監李慧表示,在佛館的表演完全是對應觀眾所設計。上午佛館鐘鼓啟用儀式前,藝術味濃厚的天鼓擊樂團還與普中、社區大學等鼓隊一起表演,李慧開心地說,音樂沒有雅俗之分,能享受表演和被聆聽,就是福氣。
李慧表示,天鼓的成員全是科班或國外留學回來的,每位成員至少能演奏兩項樂器,例如上午在佛館打鼓的洪寬倫,下午室內演出就是彈奏揚琴;能與其他團隊合作是天鼓特色,比方和小巨人絲竹樂團一起奏國樂;也可以和長榮交響樂團合作,而這次受邀來佛館表演,是以東方思維演繹世界經典打擊名曲。
「佛館的聽眾有遊客及佛教徒,所以我們調整演奏方式,有戲劇舞蹈和擊鼓者『即興』表演,即使是沒有長期聆聽擊鼓藝術的民眾,也能樂在其中。」即興表演的是天鼓二人組許文漢及賀毅明,而曲目〈山魈〉的演奏者張旭(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是今年新北市樂舞節全國鼓王爭霸賽個人組冠軍,他的裝扮為曲目增加了戲劇性。
天鼓擊樂團與佛光山很有因緣,李慧說,第一次在佛教場合演出就是星雲大師主持的禪淨密三修法會,「那時我們團員是一邊念誦八十八佛,一邊擊鼓的!」這一次在佛館演出,李慧說:「我在佛光山短期出家學會『用心』二字,以我們信徒的角度而言,用心就能成事,對團員來說,在佛館演出也是難得的體驗。」
來自高雄的民眾陳娥認為,演奏得很好,但因為太享受,難以言喻聽後心得。鳳山的楊光任表示,非常震撼,彷彿打到內心深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