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山門。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素有建築優質建案與購屋安心指標美譽的「國家建築金獎」,今年第十三屆大會特別於金獅獎增設「文化教育類」獎項,獎勵具公益性質的非營利事業建築單位,經學者專家走訪國內各大公共建築實地評鑑,最終決選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獲此殊榮,而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慧傳法師昨天更獲總統馬英九召見,對於營運即將屆滿周年的佛館,無疑是最好的禮物與肯定。
「國家建築金獎」由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主辦,且由內政部營建署、建研所、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等單位共同指導,自二○○○年起廣邀消基會義工、學者、專家及社會精英組成「國家建築金獎甄選委員會」,專職辦理獎勵優質建案的「金獅獎」、績優建商的「金象獎」、優良建材設備的「金品獎」,提供消費者最安心的購屋指標;這次佛陀紀念館獲頒的獎項,則是主辦單位今年首度增加的獎項。
國家建築金獎甄選委員會執行長馮智能表示,「國家建築金獎」參選單位向來以建商、企業等營利事業為主,獎項規畫偏向商業型態。今年,主辦單位鑑於公共建築品質重要,及其軟、硬體設施所發揮重大影響力,特別增設具有公益性、文化性的「文化教育類」金獅獎,有別過去採報名制度,首度由主辦單位主動進行甄選,最後遴選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白鷺灣府都建築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等三單位獲獎。
持續推廣人間佛教
「佛館開幕不到一年,就獲得今年度『國家建築金獎』,足以顯示全體佛光人的辛苦努力,備受建築界肯定。」佛陀紀念館館長慈容法師表示,佛陀紀念館這座莊嚴、壯闊的人間淨土,未來除了持續推廣「人間佛教」之外,更將朝向「環保節能」及「永續發展」邁進。
「論建築規模、結構設計、景觀規畫、經營管理,佛陀紀念館較其他建案突出許多,尤其是館方不收門票、停車都毋須費用,對社會的貢獻更是令人讚歎。」馮智能表示,佛館建築基地廣大,壯觀宏偉的建物四平八穩坐落於草木間,讓置身其中的遊客不僅沒有壓迫感,更能放寬心胸徜徉其間,「從禮敬大廳到本館,規畫有能遮風避雨的風雨走廊,一路還設置無障礙空間,體恤行動不便者的需要,處處可見以使用者為導向的設計。」
馮智能指出,今年他與家人有機緣深入了解佛館後,他一心想:「這麼好的建築要讓更多人知道!」於是返北後,主動推薦國家建築金獎甄選委員會進行評鑑,並於今年十月帶領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游明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鄭政利、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教授何友峰、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前教授廖慧明等專家學者南下實地評選,為體悟建築的細膩與浩瀚,參訪過程中比預計時間多出一小時,且獲得委員一致讚譽。
評比過許多建案的馮智能表示,佛館作為世界級的佛教聖地,館體採用高品質的建築用料,加上高標準的混凝土工程、方正對稱的結構設計,縱使未來面臨外在嚴峻考驗,相信仍是屹立千年的佛教聖殿,「不僅擁有優質硬體,佛館處處回應人們身心靈的需求與渴望,實與國家建築金獎舉辦宗旨相互輝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