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長吳志揚(中)與現場年紀最長的夫婦,將滿一百歲的徐文章(左二)和九十三歲的賴阿青(右二),一起比讚,象徵社會有愛有關心。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桃園報導】「從不好意思接受義工家訪,到樂於被問候,這表示我們每個服務據點關懷的長輩,都已敞開心房!」桃園縣一○一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果展,昨天上午在桃園縣政府登場,主辦單位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北區執行長朱唐妹說,看到舞台上阿公阿嬤的演出,「我們年輕人都輸了!」桃園縣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則說,現場長輩的臉好慈祥,可見被關懷得多幸福。
朱唐妹表示,桃園縣社會局在老人福利與照顧上做得很好,長輩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在據點受到活力的感染,間接改變了心態,有的阿嬤在據點學了烹飪技巧,回家一煮大受歡迎,「她們已不是家庭負擔,是真正的寶了。」每年據點的活動安排很適合長輩學習,加上每年有新的節目,溫馨感受從未中斷;此外,其他縣市在九十九年十二月底,就已停止發放長輩的三節獎勵金,桃縣沒有跟進,不但每月給予老人福利生日賀卡,而且提高金額發放,真是長者的「快樂天堂」。
今年桃園縣的社區照顧關懷成果展,表揚三十一處優等關懷據點及四十九處評鑑甲等的據點,頒獎中,平鎮獅子林社區長輩自製服裝、跳山地舞,部落舞蹈的吆喝聲畫過大禮堂;平鎮廣仁里平均七十歲的長輩,用關懷據點學來的手語,表達〈我們都是一家人〉及〈感恩的心〉的心意。
老友一起吃飯特別香
大園社區長輩裝扮成胖公主的模樣,大秀縣府設計的減肥操「瘦瘦舞」,阿嬤還對縣長大喊:「我們都瘦了!」現場近四百名長輩一起回應,熱情表達學會了這支舞;大園三石社區表演鳳陽花鼓打擊樂,連鼓都是他們親手製作;平鎮義民社區拿起啦啦隊彩球,跳出「為青春歡唱」的舞蹈;八德瑞發協會則將客家〈茶山情歌〉的活力,透過靈活的肢體動作展現「健康」成果。
成果展呈現方式與往年有許多不同,如慈悲基金會找來《人間衛視》拍攝義工服務的故事,強調「真實而正向的力量」,並鼓勵義工挖掘故事,投稿《人間福報》。義工說,有據點的照顧,健康檢查變得有趣,長輩身高少量一公分還會和義工鬥嘴,「有的長輩會排斥到據點來,認為是窮苦人聚集的地方,其實不是,這裡是讓大家快樂的地方,現在長輩認為,跟同齡老伴一起吃飯,飯菜特別香。」
桃園縣府鼓勵長輩「被照顧」,同時呼籲一起服務獨居者,所以有八旬茶水伯,感受到據點的歡喜,主動擔任義工,專注燒好茶服務他人;有的義工甚至買地瓜、山藥,在寒冬煮湯圓侍奉長輩,細心堅持要不傷牙的!如今長輩會反過來「按時提醒」義工,接他們去上課。
桃園縣長吳志揚表示,目前桃園縣有一百零四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普遍度不算是全國第一,未來會增加更多據點;為因應高齡化趨勢,桃縣政府已鼓勵五萬縣民考取CPR心肺復甦術的證照,他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與快樂,尤其在義工和據點的照顧下,長輩不孤單,到處充滿愛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