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同事聊天,聊到彼此工作上的感受。講起我們為何選擇這間公司,雖然薪水不高,但工作起來就是比別的地方輕鬆許多。緊接著,同事說因為已經習慣這裡的工作環境,覺得自己的競爭力,好像就在這樣安逸的歲月中逐漸消失……連鐘點費比較高的CASE都不太敢也懶得接,深怕無法適應外面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界。聽同事這麼一講,我發現我和她都成了職場中的「保育類動物」。
她講的情形我也了解,也是內心的隱憂,有一天,被迫離開這個舒適圈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隔天就看到這麼一則新聞:美國職棒選手鈴木一朗離開待了十多年的水手隊,加入洋基隊。有人認為:「鈴木一朗這兩年成績走下坡,因為歲月不饒人啊!」但是,他選擇擁有最多豪華鑽石球星的隊伍,也是最有可能拿到冠軍的球隊。在這樣充斥各種猛獸的球隊中,即使體力逐漸下滑,在如此多的挑戰和競爭之下,肯定能激發出鈴木一朗的腎臟腺素,燃燒出旺盛的鬥志和鬥魂來。
我也曾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某個動物園裡的美洲虎除了吃吃喝喝之外,總是無精打采。動物園的人心想牠大概是太寂寞了,於是找了一隻母老虎來和牠做伴,結果還是一整天懶洋洋的,一點也沒有萬獸之王的氣概。後來,他們請教動物行為專家,在他的建議下,擺了一隻美洲獅在牠的隔壁,那隻美洲虎每天不是威武地咆哮,就是不時挑釁隔壁的美洲獅,這樣的舉動似乎重新喚醒老虎應有的威武和勇猛,於是,牠又成了一隻真正的老虎。
講到競爭力,這些獅或虎本身就具有競爭力和威脅性,可是當牠們單獨存在時,或在安穩的舒適圈時,就無從發揮自身的競爭力,可是,一旦離開舒適圈或環境改變時,為了生存也得發揮競爭力。這或許可以說明鈴木一朗為何離開舒適圈而選擇洋基隊。除了想為自己的生涯畫下精采絕倫的句點之外,我想他知道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在下降,所以需要某些特別的環境來激發他最後放手一搏的潛力!
從鈴木一朗到美洲虎的故事,讓我深刻地感受到,與其擔心自己競爭力一點一滴地流失,倒不如爽快地離開舒適圈,或創造一個更有競爭性的環境,這樣才不致於成為職場中的「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