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九日起,落腳長安。住宿的宜必思酒店是全國連鎖型,住房還算乾淨。酒店的前方對面是熱鬧的小市集,三天餐餐都是包子饅頭豆漿。一個小包子五毛,半個拳頭大,因此,要三、四個才夠填飽肚皮。
解決早飯後,再帶包子饅頭上路,奇的是,並沒有吃膩的念頭。前日偶爾碰見「黑糖饅頭」,帶著它坐公交車上,配著長安的窗景,雀躍像個春遊的學童。終於要出發到草堂寺了,晨起喝著巴音草原小店買的「鐵觀音」,杯水的葉片沉浮不定,猶如我此刻的心情。
八點半,搭上環山一號的巴士,等候時,遇到兩位西安的婦女,她們有參加寺院的念佛會,堅持幫我們付二十四元的車資。這一趟車程,意外的變成「說法之旅」,簡要的說明了三皈依、五戒對生命提升的意義。
近二小時的車程,看到路邊的指示牌,草堂寺五百公尺。很近嘛!我是這麼想著,走著走著,烈日當空,片雲不留,汗水早溼透長衫。愈走愈慢,每一步都變得清清楚楚。原本不用二十分的路,加長一倍的時間。
紅色的山門上方寫著瘦長的「草堂寺」,入大殿禮拜後,我的心似一隻拍翅、鼓譟的小鳥,急著要見著「舍利塔」。穿過深幽的竹林,那油綠得像一泓湖水,走到煙霧井小亭,四顧茫茫,「到底塔在那方?」最後憑著直覺,來到了「煩惱即菩提」羅什大師的「舍利塔」。
頂禮再頂禮,晴空下的我,悄然落淚。繞塔再繞塔,不求一分功德,只願一切眾生入佛知見,解脫自在。
青玉磚塔已用細密的鐵欄團團圈住,連相機也塞不進那個小洞。嘆口氣,「大師,您的法音不在寶塔,但薄地凡夫的我們,見寶塔如見佛心。願您慈愍垂憐!」合掌繞塔,不知轉悠了幾回,一聲「匡啦」塔的上方掉下一片玻璃,那空間恰好相機可容身。
拍下「羅什大師」青玉磚塔,是求來的,更是大師無限慈悲的示現。塔旁的蓮花井猶在,傳說,千年前大師舌舍利安奉於此,這個井長出一朵白蓮花,人們沿著蓮花根一直挖掘,驚奇的發現根部連著大師的舌尖。
羅什大師一心一意埋首譯經,無懼無悔。戰亂時被困,盛名後被毀,他的心依然在人間的濁泥裡,開出一朵白蓮。坐在塔的庭園石階上,繁花似錦,奇的是,熱焰息寧下來,空氣吹來清涼的風。陽光飄來醉人的香氣,暖得讓我想要長睡。
一千五百年前,羅什大師走在這草堂之路。當人們質疑他的譯經是否契合佛意,他只淡定的回答。百年後,我用我的舌作為證盟。大師的盟誓,如這泛著瑩光的青玉,歷千年而不壞。
在草堂寺,煙霧飄入我的眼裡。在大師塔前的柏樹下,拾獲一小石,晶亮如眼瞳。走出草堂寺,等著車,帶我回長安。臨別竟忘了,要向大師說一句,再見。也許,這二十多年來,我是活在大師巨大的溫柔身影下,如小小苗芽有大樹的庇蔭,被照料被滋潤著。
坐著回長安的公交車,行李有著草堂的光,羅什大師,真的不曾遠離,只要,你相信,相信:五濁不是惡世,而是磨練心性最佳的「選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