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昨天《天下雜誌》發表「九○後」兩岸大學生調查,結果逾半數年輕世代對求職前景不樂觀,台灣年輕人認為亞洲地區以陸生最具競爭力,台灣居第六,低於新加坡、日本、南韓與香港。大陸學生較有自信,認為亞洲地區年輕人以香港最具競爭力,大陸排名第二,台灣排第五名。
台灣年輕人的「22K」薪資引發關切,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出席發表會時向企業界喊話,盼所有企業都能對年輕人的苦悶感同身受,一起努力讓五年後的大學畢業生可以領「44K」。
他認為,社會不該以草莓族來形容年輕人,現代年輕人比較像蘋果,外表雖然不是最光鮮亮麗,內在卻營養且味道香醇;還說三、四、五年級的企業家是椰子,外表看似很堅硬,但如果花時間打開,裡面卻只有一點點水,潛力不比年輕人。兩岸學生心中的成功人物典範也大不同,大陸前三名分別為大陸總理溫家寶、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前十名有四名是政治人物。
台灣學生最推崇的前三名是戴勝益、賈伯斯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三年級學生羅勉認為,大陸學生積極進取,主要因為社會環境強調不斷追求向上的價值觀,接近台灣「九○後」學生的父母輩。台灣學生因為父母親已經吃過苦,相對受到比較多保護,競爭力自然輸給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