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國內三千名大學生進行「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發現五成有下背痛經驗。醫師提醒,若持續三個月下背痛,且經常半夜疼痛,早晨有脊椎僵硬情況,就要小心是否有僵直性脊椎炎。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周昌德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二十至三十歲,且男性發生機率較女性高三倍。有些患者關節已受到不可逆的傷害,如脊椎無法彎曲伸展,成為竹竿人,或嚴重駝背,才被確診。
周昌德表示,有許多人以為僵直性脊椎炎,是單純長期坐姿或使用電腦等姿勢不良,以及運動傷害所引起,尋求推拿、針灸、整脊等方式,或索性躺著不動,仍無法改善疼痛感。
他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持續性的慢性發炎,且休息不動就會更加疼痛。若早上起床有脊椎僵硬且超過三個月;常於半夜因腰背疼痛影響睡眠品質;腰背痛的地方常位於骨盆位置;透過運動腰痠背痛有改善,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應向免疫風濕科求診,早發現治療可避免坐輪椅。
其他如四十歲以前發病、家族病史等,也是僵直性脊椎炎常見情況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