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建安
秋冬之際,門診常看到有過敏性體質和過敏性疾病的病友求診,大抵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更迭發作,小則打噴嚏、流鼻水沒多久就自己痊癒,大則呼吸道攣縮造成嚴重的氣喘發作,若無緊急、適當地處置,甚至有性命之虞。一般與過敏性疾病有關,淺談如下:
過敏:過敏反應指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一種過度反應,不會對身體正常的組織產生傷害,曾有過敏體質的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時會將正常的組織,視為外來物而攻擊之;或當外來物已被消滅,免疫系統仍沒停止作用,繼續攻擊其他正常組織,進而引起過敏性的炎症反應。
常見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俗稱鼻子過敏)、氣喘(俗稱哮喘)、蕁麻疹(俗稱風塊疹)、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等。
引起過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有先天遺傳基因:過敏體質具有家族史,大多數取決於母系。接觸過敏原:空氣汙染、灰塵、塵及其排泄物、花粉、動物皮屑毛髮、黴菌、昆蟲叮咬、食物(牛奶、蛋、海鮮類等)、特定藥物…等皆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氣喘: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造成呼吸道變窄,支氣管壁粘膜發炎、腫脹並產生黏液,進而引起咳嗽、呼吸因難、呼吸短促、痰量增多並伴隨哮鳴聲、甚至缺氧而嘴唇發紺等症狀。感冒、過敏原、環境、情緒、空氣汙染等皆可能引發氣喘發作,嚴重時如未速送醫急救,可能死亡。
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為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且鼻子、眼睛、喉嚨常有搔癢感,同時因鼻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淋巴液回流不良,會使下眼袋較黑。
過敏性鼻炎可分兩大類:一、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引發因素多為花粉與黴菌,這兩種過敏原,在春暖花開及潮濕的梅雨季才會大量繁殖,因此鼻炎發生在每年特定的季節。
二、全年性過敏性鼻炎:全年發生且反覆發作,致病過敏原較廣泛,例如灰塵或塵等,台灣因地窄人稠,無大片土地可供栽殖花草,以全年性過敏性鼻炎為主。
過敏性疾病有三特點:遺傳體質、接觸環境中誘發因素、局部慢性發炎反應。治療應從三個方面著手:改善過敏體質、避免環境中之誘發因素、以藥物治療改善局部慢性發炎反應。
(作者為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