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岑國小緊鄰布袋南溼地,校方去年自製望遠鏡讓學生在教室觀賞候鳥,今年進一步嘗試讓學生觀察、記錄候鳥數量(上圖/黃煌權),結果學生上個月記錄到棲息在南溼地的黑面琵鷺高達一百六十七隻。圖/黃煌權
【本報嘉義訊】新岑國小緊鄰布袋南溼地,校方去年自製望遠鏡讓學生在教室觀賞候鳥,今年進一步嘗試讓學生觀察、記錄候鳥數量(上圖/黃煌權),結果學生上個月記錄到棲息在南溼地的黑面琵鷺高達一百六十七隻。校方強調,如果學生的記錄無誤,將打破保育團體所記錄的一百五十二隻,讓南布袋南溼地的自然生態更顯珍貴。
五年級的蔡宛儒說,之前對學校的教科書沒多大興趣,自從老師鼓勵她觀賞、記錄候鳥後,她必須經常翻閱鳥類圖鑑,才能查出所觀賞到的候鳥名稱,雖然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僅提高她的閱讀興趣,也讓她對教科書不再有恐懼感,獲益良多。
去年十月,布袋鎮新岑國小教導主任徐英傑在台大物理系教授吳俊輝的指導之下,以塑膠水管、鏡片、五金器材及木板製成「水管天文望遠鏡」,架設在學校電腦教室,取名「黑琵(HAPPY)好望角」,再貼上候鳥解說圖,讓學生可以利用下課時間賞鳥,了解校園周遭棲息的各種候鳥。
校長張志郎為加深學生對候鳥的認識,並藉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習慣,上個月初嘗試讓學生觀察、記錄所看到的候鳥,再添購多本鳥類圖鑑作為學生的工具書。根據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學的觀察記錄,上個月二十四日棲息在布袋南溼地的黑面琵鷺有一百五十二隻,這也是保育團體目前所觀察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