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愛情」這個重要課題,大部分人都希望一次就圓滿,最好是初戀就能找到幸福,但卻忘記了愛情也是需要「練習」的,因為唯有從「練習」當中,才能找到自己。
當孩子有了愛慕的對象,絕大部分父母都是採取主動阻止態度,問題是,這往往會讓年輕的心靈產生「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也就是說:父母越阻擋他們見面或通訊機會,反而讓孩子更加珍惜對方。
建國中學陳美儒老師建議,要孩子對這段純純的情感淡然處之,必須做好「愛情」練習題,其中第一步是:了解自我,第二步是:自我成長。
除此之外,兩性專家林萃芬也建議,年輕人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個性和需求,並藉由三種指標測試,了解自我的感情類型,並訂出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對象。
1〈成熟度〉評估指標
*熱戀型:通常年輕人容易進入此型,對感情的成熟度不夠,熱度也消失得快。
*計畫型:理性分析,對於自己的人生擁有按部就班的規畫能力。
2〈穩定度〉評估指標
*遊戲型:結果不重要,只要過程快樂就好,因此感情難開花結果。
*友伴型:牽手走在夕陽下或漫步於沙灘,是這類型對愛情的理想。
3〈包容度〉評估指標
*依賴型:一旦找不到對方,就沒有安全感。
*無私型:感情路上不求回報,一味付出。
尋找同類型的人談戀愛,比較容易彼此了解,對戀情的期待也較一致,但如果兩人的型態相差很多,會在對方身上尋找自己所沒有的特質,雖然在感情路上需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彼此,但也較能達到互補作用。
陳美儒老師進一步提醒說,廣義的「門當戶對」不見得落伍,她建議避免「四不」差距,「成長背景」、「學歷」、「宗教」、「政治取向」都不要相距太大。此外要評估「三要」:要「真心」、要「平等」、要「誠信」,才能長期維持感情溫度。
至於如何成為「情場達人」,專家提供下列練習步驟:
1.增加個人魅力,了解並凸顯自己的長處,人見人愛不困難。事實上,吸引異性的特質男女有別:其中,女性以外型來說:髮型、眼神、笑容最能吸引男性。男性則是以:見聞廣博、溫暖包容、有擔當、以及幽默最能擄獲女性芳心。
2.「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換句話說,了解異性對感情、情人的需求,才能展現出吸引人的特質與魅力,獲得愛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專家也提醒年輕男女,戀愛很難一次就成功,卻可以從過程中,不斷練習面對自我、面對感情,從一次次的練習中,學習成長,進而尋得合適的人,並用更成熟、穩定、包容的態度面對有情人生!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