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雙方將於近日展開第十七次漁權談判,主要問題是釣魚台海域的台灣漁民捕撈漁權。
涉及爭議是釣魚台主權。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妨採取兩岸關係的一中各表創意構想,也許用一島各表來定義釣魚台的台日各自主張,互不承認釣魚台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暫時平息紛爭。
這次漁權談判,是台日雙方歷經十六次談判以來,最被看好達成協議的機會。因為中台日三方釣魚台主權爭議,已經打破歷年規格,由口頭走向行動,由民間轉為政府操盤,由區域紛爭演變為國際紛爭,甚至於可能影響東海安全。
中台聯手針對釣魚台的象徵行動,使美日兩國心生警惕,必須安撫台灣,使台退出聯合大陸打擊日本的舉動,因此雙方漁權談判可能就是重點。
目前雙方漁權協議,也許會開放允許台灣漁民在捕撈漁季,合法登記申請到台灣漁民傳統漁場的釣魚台經濟海域捕魚,藉以消弭台灣的保釣聲浪,緩和雙方的政治壓力。
若是能達成這樣的漁權協議,將是多年來台灣在釣魚台爭執的前進一大步,對北部宜蘭等地漁民而言,也將實質受惠。不必再擔心誤闖漁區海域被捕或罰款。
然而,至今傳出影響協議達成的爭議點,有說法是台灣想把釣魚台主權爭議寫入雙方漁權協議文書,日本當然不願意承認有爭議,更不會同意載入文書,因此造成雙方僵持困擾。
如果雙方要一步步解決爭執,或應暫時別提主權問題。也就馬政府提出的暫時擱置主權爭議,進行共同開發的主張。
或者是效法兩岸關係的一中各表,讓釣魚台主權爭議由雙方口頭各自表述,但不會形成文書。台日雙方互不承認對方對釣魚台(或尖閣群島)的主權主張,但是承認治權現狀。
雙方政府應體察達成這項漁權協議的重要性,不僅更鞏固彼此長期鄰邦與人民情誼,一方面有助於日本牽制大陸的進一步壓力;另一方面,台灣則是在這場數十年來釣魚台漁權爭議達成重大突破,並實際獲益。
所以別拘泥文字,向前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