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傷春悲秋,連看到落葉也傷感。
長大以後,想起往事,不免要啞然失笑,在歷經許多離合悲歡之後,難道我也要說,天涼好個秋嗎?我已經能夠逐漸接受因緣的來去,人生如此無常,有誰知道,我們今晚脫下的鞋,明天能否穿得?因此,活在當下,才是有智慧的。
兩年前,我們到奧萬大賞楓,去得有一點晚,有些楓葉已經開始辭枝,隨風飄落四處,於是,我們看到地上鋪滿了紅黃的落葉,當陽光灑落,光和影的追逐,原來,連落葉也繽紛。
想到,落葉終將化為泥,滋潤了原有的樹,讓它更為勇健,來年春日,綠芽抽長,待到秋天,依舊還給我們一樹的美麗。如果這樣,傷悲,不顯得有些可笑嗎?或許,那是少年情事,為賦新詞強說愁。
有過不短的歲月喜歡讀宋‧范仲淹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碧藍的天空,黃葉飄落滿地,秋來處處蕭瑟,卻氤氳出一江嵐翠。遠山映著暮靄蒼茫,水天相連,可憐心中的無限芳草,是在斜陽之外。
黯黯鄉愁,幽幽旅思,除非每夜都有好夢陪伴入睡。高樓上,明月光燦,不要再低徊獨倚了,否則愁懷飲酒,只惹來無數的相思淚水。
秋心惆悵,秋光更添愁懷,秋,總是屬於思念的季節。花開花落,葉長葉老,總要委地成泥的,大自然的循環就是這樣,所以萬物欣欣向榮。生命,不也這樣嗎?
有人辭世,也有新生命的繼起,榮與枯,生與滅,都應該視作尋常,如果我們哀泣,那是來自感情上的不捨。然而,再大的不捨,也終究是要放下的。有一天,連我們的形體也要灰飛煙滅,到那時,萬緣都必須捨下,有誰能帶得走呢?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會是一枚繽紛的落葉,安息在大地的胸懷,平靜而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