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身心障礙者處境亟待改善

 |2006.10.21
632觀看次
字級

殘障聯盟日前發表《身心障礙者處境報告書》指出,至去(二○○五)年底,台灣身心障礙者總數,已達九十三萬七千餘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一二。以近五年平均每年百分之五點七三的成長率來看,明年就要突破一百萬人,達到一百零五萬人。

這份報告所指出的身心障礙人口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項:一是占全人口的比例高,且快速增加;二是其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有三分之一,由於人口老化迅速,未來身心障礙人口無論在總數、比例上都會快速增加;三是雖然身心障礙者本身力圖振作,但在方便其活動的無障礙空間極為不足,對其生活與就業都造成極大的阻礙;四是照顧身心障礙者的社會福利措施,普遍欠缺,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五是社會福利機構的設立,城鄉差距大,南北分布亦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台灣北部;六是就業困難,雖然法律規定保障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但無法落實;七是國人不能尊重身心障礙者在就醫、就業、就學等的權利,在許多方面遭到歧視。

從這份報告列舉的事實來看,身心障礙者的生活不便,就業困難,應享的權利常遭剝奪,又不能得到平等的對待,其處境之艱難,非常人所能體察。單就身心障礙者在就業問題上的遭遇,便可知道法律保障的不足與落實的困難。按行政院主計處所發表的勞工統計報告,台灣年滿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是百分之五十七點三,失業率是百分之四點五。但是身心障礙者的勞動參與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六點四,失業率卻高達百分之十五。身心障礙者在尋職時的困難,尤為嚴重,他們平均要經過七年的等待時間,幾乎高出平均尋職時間的十五倍。

殘障職盟所做的調查,只透露出身心障礙者一般性顯而易見的問題;其所遭遇的艱難處境,身心所受的煎熬,遠過於此。雖然我們沒有能力消除身心障礙者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但是如果真心誠意,以濟弱扶傾的精神,去做些努力,至少可以使他們的痛苦獲得緩解。

首先要降低身心障礙人口高達百分之五點七三的年增率。實施婚前健康檢查,對嬰兒的疾病預防、保育要講求;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的安全條件,減少意外傷害,避免醫療延誤錯失,以降低身心障礙人口的增加率。其次是要對身心障礙者提供早期療育,近年來特殊教育學與醫學界的研究都指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及早給予適當學習機會,都會改善其身心動能,提高適應能力。第三,晚近康復輔具的研發應用,有長足的進展,有助於身心障礙者身心功能,應積極鼓勵其發展。第四,目前身心障礙者就業的規定,雖稱符合無歧視原則,但實質阻卻了其受雇的機會;應改採按其實際工作貢獻給予薪酬,其差額由社會福利補足,以減輕雇主負擔,身心障礙者亦可得合理的報酬。第五,要創辦專門適合於身心障礙者的產業或職業,規定優先雇用。第六,要明白,並不是把有階梯的地方鋪上斜坡道,方便使用輪椅者行動,就完成了無障礙空間。身心障礙並不只有乘輪椅一族;有各種肢體的、官能的、心智的、精神的、年老退化的,不一而足,各有不同的不便和困難,各有不同的需要。還有更大的障礙,自認為健康的人,不了解他們,不能平等而尊敬的對待他們,以致使身心障礙者常感遭到挫折和屈辱。這些都是橫在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