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四年在台中出生的朱立熙,父親是電信總局(今中華電信)第一代工程師。八歲後舉家遷來台北,中學時,朱立熙念的都是天主教學校——恆毅中學和徐匯中學。因生性叛逆,高中時朱立熙被記了兩大過、兩小過,留校察看期間,兩任校長朱天健和單國璽把他「救」回來。朱校長教他「熱情、負責任」;單校長教他「犧牲享受、享受犧牲」,這些訓示他終身不忘。
離開學校後,他常常寫信給單樞機主教,主教也都親自回信。單樞機主教以朱立熙在媒體界的表現為榮,而自二○○○年朱立熙的父親過世後,他就把單樞機主教當作父親,遇有人生中重大抉擇時,必然親自請益主教意見。
二○○四年,時任電視公司副總的朱立熙發起電視台的「自律與淨化宣言」,之後,樞機主教在給他的「牧徽」上寫著:「立熙:勇往直前,淨化媒體。你的老校長 單國璽」,朱立熙一直把它放在案頭,時刻不忘他的鼓勵。「單樞機主教的座右銘是『在基督內,重建一切』,表示他是個改革派。只有理想主義者會有改革與重建的意志。我與他這一點的相似性,是我們能夠相知相交四十年的原因。」他說。
二○○○年起,朱立熙擔任某英文報總編輯時,開始固定捐款給單樞機主教在高雄真福山社會福利園區。「這個園區第一位捐款者是星雲大師。園區內有修道院與傳教中心、育幼院。單樞機主教曾對我說,因為我沒有孩子,所以以後就來當育幼院院長吧!所有院童都是我的孩子!」朱立熙無限追懷地說。
朱立熙發願,在韓文推廣教育告一段落之後,他就會到真福山社會福利園區當義工。而目前,沒有孩子的他,則是把學生都當作他的孩子。「我是非常反傳統的人,和太太結婚後就約定不生孩子。我總認為,人生為生兒育女而來,是多麼庸俗的事!但我雖沒有把時間精力投注在養兒育女之上,卻一直在思考是否能善盡社會責任。我沒有房貸、不必留遺產給子女,人生可以看得很開,雖然沒有付出過父愛,但我把父愛留給我的學生。」他說。
十五歲以後就有「少年白」的朱立熙,未滿六十,卻滿頭華髮,而今真的很有「慈父」的味道。一身棉衫、一個布包,身家是輕簡的,心中的追求卻有些沉重。無論如何,目前的生活是有生以來最快樂的,他很肯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