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默默行善的「陳先生」,連續十一年提供愛心獎學金給台北市清潔隊中的弱勢家庭,累積捐款金額已達一千八百多萬元,有四千六百多人次學子受惠。
據環保局官員表示,神秘的陳先生相當低調,至今沒有人見過他,也不曉得他的背景。這兩年不景氣,陳先生還加碼急難救助金,並捐助白米。
為善不欲人知的陳先生,於經審查符合捐款條件後,就將捐款直接匯入申請者銀行帳戶,事後也不要求開立節稅收據。這種完全不求回報,又不增加受贈者心理負擔的行為,足堪國人典範。
筆者認為,默默行善雖然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世及財產背景,一方面又可保護受贈者的尊嚴,以及減輕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無法造成一股風潮,帶動社會優質的公序良俗,則不無有令人遺憾的感慨。
基於尊重捐助者的隱私權,國人當然不需要「追根究柢」其身分背景,但為扭轉社會風氣,讓更多有心捐助的人得以「比照辦理」,希望媒體不妨多多報導愛心善行,少報導一點暴戾新聞,社會絕對會更加溫馨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