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神將公仔 吸引年輕人

郭書宏 |2012.11.12
3150觀看次
字級
蘆洲地區因祭祀活動熱絡,引發各庄頭競相添購組裝各式神將。 右圖為知名手作工坊老師吳鳳凰以紙黏土製作的「神將公仔」,左圖與中圖是保存在蘆洲湧蓮寺的天尊神將。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楊蓮福的故鄉在蘆洲,各寺廟內神像眾多,被民俗宗教藝陣界稱為「神將窟」。為推廣在地信仰特色,楊蓮福特地請人設計「神將公仔」,希望用更貼近年輕人的文創模式,帶領下一代深入神將文化,也藉此行銷發展當地宗教文化。

楊蓮福表示,神將俗稱「大仙尪仔」,是高大威武的偶像,由真人鑽進偶像裡操做肢體步伐動作,通常搭配南、北管樂團、鑼鼓、八家將等陣頭來壯大聲勢,顯赫神威,沿途吸引信眾設香案拜拜。蘆洲地區因祭祀活動熱絡,引發各庄頭競相添購組裝,沿襲至今,有統計記錄的「大仙尪仔」有上百尊,保存在各聚落廟宇及民俗藝團的組織「軒社」之中。

「要了解各類神將的真面目,得從充滿豐富想像的中國歷史小說去尋根溯源。」楊蓮福指出,各類神將的主神與部將的由來,主要是來自民間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文學,如《觀音得道》的觀音菩薩,有伽藍、韋陀、善才、龍女相隨左右,《封神演義》有三太子、二郎神等,《鄭成功傳》介紹國姓爺,而《鍾魁傳》、《說岳全傳》、《西遊記》、《屈原傳》等章回小說或傳記,更提供神將、陣頭,源源不斷的部將人選。

有感曾經極盛一時的神將出巡習俗,隨時代演變慢慢式微,多年前楊蓮福結合蘆洲湧蓮寺與軒社、各大廟宇,組成「蘆洲民俗發展協會」,邀請知名手作工坊老師吳鳳凰以紙黏土製作各式「神將公仔」。未來計畫仍以神將為主題,繼續設計貼近年輕人文化的神將鑰匙圈、馬克杯、手機吊飾等系列商品,藉以保存傳統的宗教文化特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