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 台灣神明信仰登陸 楊蓮福扮推手

郭書宏 |2012.11.12
4533觀看次
字級
楊蓮福長期從事文史相關工作,尤其專長於神明信仰學術研究,歷年來更收藏有關各式信仰的古籍與宗教文物。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讓世人更了解台灣多元的神明信仰、豐富宗教文化多元性,是我畢生的志業!」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兼總編輯、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通識中心兼任講師楊蓮福,長期從事文史工作,尤其專長於神明信仰學術研究,近年已主編並出版數十種宗教專書,更將台灣的本土民俗推廣到大陸,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兩岸在宗教史料與文獻的互動與交流。

有願就有力 收藏珍貴史料

受到喜愛歷史研究的祖父楊君陳影響,楊蓮福毅然選擇淡江大學歷史系就讀,因考量史學工作的出路狹隘,畢業後他專攻文化研究,取得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原本希望藉此拓展工作領域,卻在友人的央求下,幫忙籌畫文化古蹟系列叢書,他發現台灣本土書籍的不足,尤其民間信仰史料更散落各地。三十歲那年,他全心投入地方文史任務,發願將自己的所學貢獻家鄉。

楊蓮福在故鄉蘆洲成立「河上洲文史工作室」,致力鄉土文化田野調查工作,廣邀專家學者出版台灣研究與宗教系列叢書。

在研究與出版的過程中,楊蓮福要求的不僅是資料整理與研究,而是讓歷史完整呈現,因此他為蒐集「第一手資料」,不僅跑遍台灣各鄉鎮廣搜史料外,還遠赴美國、大陸等地蒐羅文物,尤其經常走入跳蚤市場或市集小販等場所,接觸到許多不起眼的資料、檔案,這些史料對學術研究單位而言,卻格外彌足珍貴,他開心的說:「天公疼憨人,或說『有願就有力』更貼切些,研究過程總能遇見好因好緣!」

文物收藏家 推動文化保存

除了文化出版工作,楊蓮福在文化社團及宮廟事務亦著力頗深,他先後擔任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理事長、蘆洲愛鄉文化協會理事長、蘆洲湧蓮寺委員、靈天宮顧問團主席、慈母宮及九芎宮主任委員等職務,他更積極催生「湧蓮寺與廟口形象商圈」、「蘆洲古厝文化園區」,並協助參與蘆洲當地古厝、舊廟等修護工作。

近年來,楊蓮福不僅將宗教研究立足台灣,更將眼光及觸角延伸至大陸,例如他在「二○一○年福建省漳州市開漳聖王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地區同安陳氏舍人公會之研究〉一文;去年舉辦的「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他則攜帶三百多冊宗教類圖書參展,內容含括中國當地的佛教經卷、少林拳術、民間神話等,引起廈門大學出版社等大陸出版機構的興趣,透過信仰史料與研究,與對岸進行文教方面的交流。

「我讓自己的定位,從文獻及文物收藏家,到至今的文化推動者。」楊蓮福說,從事文史工作向來是寂寞且漫長的一條道路,但他始終堅信,這條不歸路反能成就「文史流芳」的千秋之業;他的下一步,是將蒐羅的文物史料數位化,建立完整的漢學資料庫,以新科技展現圖像、文獻、文物,吸引e世代一窺宗教與歷史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