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在電視重播,為已漸有涼意的周末添上幾許神傷。照說,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港片並非以催淚為本意,走的倒是溫馨幸福路線。劉德華和葉德嫻飾演一對重情重義的主僕,當主人移民海外,舊居又尚無法收回,不得已才將女僕送到安養院棲身,期間,主人妥盡照顧之責而在假日帶老僕外出,總聽桃姐驕傲的向院友大聲喊道:「今天不回來吃飯囉!」
一屋一景,一言一行,為何這般熟悉?恍若貴叔在世時,揚起蒼老沙啞的聲音囑咐安養院的護士:「我家小姐要帶我出去玩,玩到晚上才回來!」
貴叔口中的小姐是包括我在內的李家三個女兒。一甲子之前,貴叔隨父親逃難到台灣當勤務兵,像桃姐一般照顧我們一家老小,主僕間感情深濃。小蘿蔔頭的小手被他逐漸蒼老多皺的大手拉著,一個個送到學校去上課,傍晚接回家後,他就到後院磨豆腐,晚餐上總擺出那方方正正的一分心意。
後來,像「桃姐」的故事一樣,為主人勞累一生而耽誤娶妻生子的貴叔,不願拖累各自成家立業的我們,也選擇安養院為晚年棲身之所。港台老人的遲暮所在是同出一轍的灰白,時間在封閉的斗室遲緩挪移,人也是慢動作,一不小心,還東倒西歪。
護士露出和善的笑,卻幫不了老人恢復朝氣,靜靜的、慢慢的,時光流逝,也點滴啃蝕著生命。
貴叔未曾抱怨,我們卻看到他眼中日漸加深的不安,所以,我們也像電影劇情一般,到貴叔最後生命那一段,接他回到小妹家。
小妹一面騰空房間,一面記得貴叔拿長竿摘芭樂的模樣說,「老家那棵紅芭樂樹也該結滿果子了吧!等天熱些,當郊遊回老家一趟,讓貴叔開心。」
還沒等到夏天蟬聲叫起,貴叔就在一個午夜靜靜離開人間。如他生前不打擾、不麻煩的個性,他來去,都靜靜的,就像電影上的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