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松針茶 圖/董舒清、郭玫岑
文/福群益生協會理事長 周福寶
料理者/言湘屏
每年陽曆約莫十一月七、八日之間,此時太陽到達黃經二百二十五度交「立冬」節氣。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從這個時候起,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虫伏藏,萬物進入冬眠狀態。
詩詞歌詠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唐‧劉克莊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欲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棉。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
——南宋‧陸游
節氣話語
立冬應多曬太陽,曬太陽不僅讓身體感覺溫暖,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加速新陳代謝,還能夠增強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對佝僂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貧血患者恢復健康有一定的助益,尤其是對嬰兒軟骨病有預防的作用。
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是,營養學專家指出:進補有一定的學問,就中醫的養生觀點看來:進補確實是一門大學問,不能夠隨便亂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來調理身體,以提高身體的耐寒力。
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消化食物為主。老年人每天晨起可服些人參酒,或黃耆酒一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可飲牛奶、豆漿,增強體質。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調節人體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有效貯存在人體,有助陽氣昇發,為來年的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
冬令進補還需注意:有炎症、患有急性病期間不能進補。有慢性病的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有便祕、睡眠不足者,請勿進補。進補時應保持好心情,否則也不宜進補。
調養食譜
杜仲赤豆銀耳羹
功效:
1.滋補肝腎
2.清熱利水
材料:
銀耳………………………10克
炙杜仲……………………15克
赤小豆……………………50克
冰糖………………………50克
作法:
1.銀耳放入水中浸軟、去雜質發透,撕成瓣狀後備用。
2.赤小豆洗淨,備用。
3.炙杜仲切成小塊,備用。
4.將以上食材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大火燒沸後,改文火燒約2小時,最後放入冰糖,待其融化後即可食用。
首烏松針茶
功效:
1.補精養血
2.扶正祛邪
材料:
何首烏…………………18克
松針……………………30克
烏龍茶…………………5克
冷水……………………適量
作法:
1.先將何首烏、松針以冷水煎沸20分鐘後,去渣。
2.再以沸燙藥汁沖泡烏龍茶,5分鐘後即可飲用。